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22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峄城区严格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目前乡村发展的现状还是因缺人、缺技术、缺资金导致村集体经济龙头带动效应不强,进而又导致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从而让有些原本没有背井离乡意愿的青壮劳动力也因生计而无奈选择外出务工。而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本还是靠高质量发展。
(一)做好融合文章。深入推进城乡融合,通过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和流动,持续开展春风就业行动。坚持把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依靠“产业引人、企业招人、乡情留人”把外出人员引回来,既为企业复工复产解决用工需求,又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坚持“四个优先”,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建设,逐步提升农村教育、就业、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坚持跳出“农”字抓农业,结合飞行小镇、王府山文旅、阴平枣园等项目运营,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齐鲁样板区、集中推进区,带动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文教科普、健康养生、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体系。
(二)做好统筹文章。统筹乡村振兴工作,以镇街为单位,做好村庄规划,推动产业发展,建强基层组织,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季观摩考评,变以村为单位“单打独斗”到以镇为单位“集团作战”。统筹农业产业资源,发挥好各镇街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发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开展农超对接等工作,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壮大。统筹农业生产要素,聚焦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加强农业人才的外引内育,用好“惠农贷”等金融政策,持续深化农村公共资源共享升级,破解乡村振兴的要素瓶颈制约。
(三)做好赋能文章。着力推动科技赋能一产,依托华沃智慧产业园,让农业和科技相连、与现代接轨,积极采用高科技和现代管理技术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等高效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农业市场,健全冷链物流网络,提高农业效益。着力推动资金赋能二产,依托美果来、亚太石榴酒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着力推动项目赋能三产,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依托峄城独特的山水林田及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农旅、文旅项目包装及招引,加快推进凤栖湖-王府山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古运梦河、渔业小镇等项目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