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11209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后疫情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后疫情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收悉,感谢对峄城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提案中提出问题6条,其中涉及我单位3条,已采纳落实3条,落实率100%。
一、关于用好现有空间,提升城市形象,打“都市牌”。充分利用好现有体育馆、游泳馆,申办全省或全国有影响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议采纳情况: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全省民间传统武术,切实推进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打造武术交流平台,以武会友,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升峄城城市品牌形象。6月23日-24日,经山东省武术院批准,我区承办了“中国体育彩票”2023年山东省“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系列赛(枣庄站)暨山东省首届少林拳交流大会。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省和相邻17地市30多个代表队的600余名选手参加,他们中有年仅6岁的儿童,有73岁的老者。历时两天,67类1001项武术比赛和交流。本次武术大赛,是峄城区2023年首次承办的省级大赛,为省内外众多武术运动爱好者打造了传统武术盛宴,赛事的举办和精彩纷呈也对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和峄城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用好生态资源,串起城市江湖,打“自然牌”。继续组织申办绿道马拉松赛等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文体活动,加大枣庄城市品牌的外宣力,逐步增强枣庄人文软实力建议采纳情况:今年五一期间,为丰富群众体育文化交流,拉动体育消费,配合青檀庙会文化节五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区隆重举行了2023年峄城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冠世榴园“峄马当先”半程马拉松邀请赛,来自市内外5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本次赛事活动既实现了体育活动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又充分展示了峄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争先进位、追赶超越”的发展之姿,增强了峄城人文软实力。同时,拟定于2023年9月份,在冠世榴园举办第二届枣庄冠世榴园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员约3000-5000人,为我区召开的2023年世界石榴大会增添浓厚的文体氛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筹备中。依托我区大运河特色文化优势,6月20日,我区向枣庄市体育局申报了《关于申办2024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题活动的报告》,通过申报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感受大运河体育文化魅力,感悟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意义,促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健康和休闲需求。
三、关于启动数字媒介,实现大众参与,打“数字牌”。大数据后疫情时期,就是数字化的变革时代,讲好城市品牌故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议采纳情况:今年以来,为使数字化赋能体育建设,让运动更“智慧”,让科技赋能群众体育活动,从而更好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召开了峄城区“黉学汇”教育大脑暨“e运动”数智体育建设会议。会议印发了《关于印发<峄城区“e 运动”数智体育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自2023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校内开展AI体育运动,在群众中开展智能步道、智能公园、智能场馆等领域规划布局,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着力提升体育场馆的管理能力,满足峄城人民对体育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让“e运动”数智体育助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e 运动”数智体育设计思路主要以“智慧健身”为主题,深化体文融合、体旅融合、体卫融合、体教融合。遵循普遍、全体、共享理念,满足各年龄层使用者的大众要求,做到科学健身、使用便捷、方便管理。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短视频,发朋友圈等方式广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五一马拉松比赛活动,市体育局抖音视频现场直播,观看人数达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