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1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 2024-05-29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关心。经商(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问题3条,其中涉及我单位2条,已采纳落实2条,落实率100%。

长期以来,我区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落实落地,深入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全面打造我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局面。我区印发《关于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日常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获取家庭教育学习路径,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我区建立80余人的心理健康教师人才库,成立了“峄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开通了0632—7712355“峄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每天有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进行值守,对需要帮助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1.建立组织机构。加大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全区64所中小学均配有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配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各镇(街)学区、区直各学校、民办学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中心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中层干部等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吸纳教育专家、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代表、村居(社区)干部和“五老”同志作为团队成员。建立中心主任牵头抓、副主任靠上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2.建设教育阵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建设1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完善心理咨询室设施,依托于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建设了“峄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使用面积约120平方米,配有各种设备和仪器。建设家庭教育中心办公室(挂牌)、心理咨询室,配置电脑、档案柜等基本办公用品。各学校要进一步建设温馨、整洁、实用的家长接待室,让小窗口发挥大作用。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设施充分融合,包括教材、教具、教学软件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用于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工作,切实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有关家庭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奖惩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逐步完善“家长学校”的职责和功能,确保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作出完善一间心理辅导室、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开设一门心理课程、建立一套关注机制、开展一次心理调查、开通一条暖心热线,六个一要求。指导各校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台账,指导各中小学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建强培训队伍。2023年5月,组织全区181名教师在济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峄城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深化培训班”。2024年5月峄城区教体局与峄城区妇联联合组织青春期教育师资培训,数百名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经过一个月的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后经考核合格颁发了证书。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家长教育指导中心”,做好学年度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充分发掘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分级部、分批次对家长进行培训,按照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集中培训学习,争取年内完成全员轮训。促进家长掌握新时代家庭教育和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设优良家风。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

                                   2024年5月28日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1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5-29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关心。经商(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问题3条,其中涉及我单位2条,已采纳落实2条,落实率100%。

长期以来,我区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落实落地,深入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全面打造我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局面。我区印发《关于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日常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获取家庭教育学习路径,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我区建立80余人的心理健康教师人才库,成立了“峄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开通了0632—7712355“峄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每天有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进行值守,对需要帮助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1.建立组织机构。加大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全区64所中小学均配有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配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各镇(街)学区、区直各学校、民办学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中心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中层干部等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吸纳教育专家、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代表、村居(社区)干部和“五老”同志作为团队成员。建立中心主任牵头抓、副主任靠上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2.建设教育阵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建设1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完善心理咨询室设施,依托于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建设了“峄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使用面积约120平方米,配有各种设备和仪器。建设家庭教育中心办公室(挂牌)、心理咨询室,配置电脑、档案柜等基本办公用品。各学校要进一步建设温馨、整洁、实用的家长接待室,让小窗口发挥大作用。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设施充分融合,包括教材、教具、教学软件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用于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工作,切实减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有关家庭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奖惩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逐步完善“家长学校”的职责和功能,确保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作出完善一间心理辅导室、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开设一门心理课程、建立一套关注机制、开展一次心理调查、开通一条暖心热线,六个一要求。指导各校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台账,指导各中小学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建强培训队伍。2023年5月,组织全区181名教师在济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峄城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深化培训班”。2024年5月峄城区教体局与峄城区妇联联合组织青春期教育师资培训,数百名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经过一个月的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后经考核合格颁发了证书。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家长教育指导中心”,做好学年度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充分发掘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分级部、分批次对家长进行培训,按照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集中培训学习,争取年内完成全员轮训。促进家长掌握新时代家庭教育和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设优良家风。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