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用好信息化手段优化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 2024-05-29


民建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信息化手段优化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教体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建议5条,其中涉及我单位5条,已采纳落实5条,落实率100%。

峄城区多年来重视并致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赋能教育的探索。

一、信息化底座已筑牢

近几年,全区中小学不断推进云网端一体化建设。借助全覆盖的学生云桌面微机室、“班班通”触控一体机、教师“人手一机”、校园千兆网络等底座,建设了智慧安防及巡课平台,并且统一出口对接到区“雪亮工程”,实现了全区中小学安防信息化与在线巡课的集成与联动。2023年2月,全区启动“黉学汇”教育大脑建设,围绕“1+N+X”方案,暨全区教育大脑在共同基座基础上、开展局端推荐N个共性应和校端X个自主应建设。目前已实现覆盖“教、学、管、考、评、研、训”等多项教育业务与治理数字化场景。全区首批建设校,围绕“黉学汇”教育大脑合作伙伴的轻松教育进行建设,采用钉钉、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多端进入,方便教师、家长登录。轻松教育提供学生评价、班级德育、教师档案、班级课表、校园请假、调代课、健康检查、学生考勤等20多个版块,满足了学校“教、管、评、服”等基本需求。

二、资源融合见成效

全区各学校充分依托现有的云网端一体化的网络环境,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2000余人次,各校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区域线上集中培训与一校一案的专题培训结合,从不同的侧重点推进技术装备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用,“培赛结合”的模式,加速了学校管理迈向信息化、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步伐,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获奖率居全市前列。

1.围绕教学中心开展精准教学试点。在巩固阴平学区、底阁学区焦点精准教学平台基础上,积极响应钉钉数智校园2024年“春开计划”,实验小学、古邵镇中心小学、吴林街道中心小学、峨山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智慧作业”项目试点应用。通过作 业数据化,为学校建立作业管理系统,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助力学校教学模式由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变,推进学校管理精准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2.围绕德智体美劳完善应用评价。学生综合评价、AI体育、音美教学平台、劳动教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师生心理健康测评等数字化项目助力应用评价。荀子学校、二十八中、阴平中学完成AI体育设备采购与安装;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翰林小学、荀子学校等10余所学校选择鸽巢心理项目进行试点;传开小学把传统劳动教育与数字化管理平台相结合,创新学生劳动教育新范式。

3.建设三个课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区教研中心2024年累计投资30余万元,新购置移动录播设备一套,开通“榴乡云教”资源平台,实现与省厅对接直联。开通网上阅卷台,新购置高速试卷扫描仪一台;试点应用AI课堂智慧评价平台,为精准教学、学生知识画象、个性化错题本以及教师教学画象打下扎实基础。全区开设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三个专栏,将城乡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城乡名校教研活动搬到云端,通过实现区域内和跨区域研修共同体联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满足了教师发展的需求,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动力。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5月28日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用好信息化手段优化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5-29    来源:


民建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信息化手段优化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教体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建议5条,其中涉及我单位5条,已采纳落实5条,落实率100%。

峄城区多年来重视并致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赋能教育的探索。

一、信息化底座已筑牢

近几年,全区中小学不断推进云网端一体化建设。借助全覆盖的学生云桌面微机室、“班班通”触控一体机、教师“人手一机”、校园千兆网络等底座,建设了智慧安防及巡课平台,并且统一出口对接到区“雪亮工程”,实现了全区中小学安防信息化与在线巡课的集成与联动。2023年2月,全区启动“黉学汇”教育大脑建设,围绕“1+N+X”方案,暨全区教育大脑在共同基座基础上、开展局端推荐N个共性应和校端X个自主应建设。目前已实现覆盖“教、学、管、考、评、研、训”等多项教育业务与治理数字化场景。全区首批建设校,围绕“黉学汇”教育大脑合作伙伴的轻松教育进行建设,采用钉钉、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多端进入,方便教师、家长登录。轻松教育提供学生评价、班级德育、教师档案、班级课表、校园请假、调代课、健康检查、学生考勤等20多个版块,满足了学校“教、管、评、服”等基本需求。

二、资源融合见成效

全区各学校充分依托现有的云网端一体化的网络环境,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2000余人次,各校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区域线上集中培训与一校一案的专题培训结合,从不同的侧重点推进技术装备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用,“培赛结合”的模式,加速了学校管理迈向信息化、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步伐,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获奖率居全市前列。

1.围绕教学中心开展精准教学试点。在巩固阴平学区、底阁学区焦点精准教学平台基础上,积极响应钉钉数智校园2024年“春开计划”,实验小学、古邵镇中心小学、吴林街道中心小学、峨山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智慧作业”项目试点应用。通过作 业数据化,为学校建立作业管理系统,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助力学校教学模式由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变,推进学校管理精准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2.围绕德智体美劳完善应用评价。学生综合评价、AI体育、音美教学平台、劳动教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师生心理健康测评等数字化项目助力应用评价。荀子学校、二十八中、阴平中学完成AI体育设备采购与安装;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翰林小学、荀子学校等10余所学校选择鸽巢心理项目进行试点;传开小学把传统劳动教育与数字化管理平台相结合,创新学生劳动教育新范式。

3.建设三个课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区教研中心2024年累计投资30余万元,新购置移动录播设备一套,开通“榴乡云教”资源平台,实现与省厅对接直联。开通网上阅卷台,新购置高速试卷扫描仪一台;试点应用AI课堂智慧评价平台,为精准教学、学生知识画象、个性化错题本以及教师教学画象打下扎实基础。全区开设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三个专栏,将城乡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城乡名校教研活动搬到云端,通过实现区域内和跨区域研修共同体联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满足了教师发展的需求,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动力。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