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4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民政局 时间: 2024-06-11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空巢、困难、高龄等居家养老老人用餐难问题,峄城区把“爱心食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实施,努力用一餐饭的温暖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食”光,让“老有所养”一步步变成现实。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老年助餐布局。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改扩建、辐射共建等方式,实行“小额”投资,避免惠民工程“负担化”。目前全区已建成22家“爱心食堂”,其中依托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举办的6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的7家,依托餐饮企业设置的1家,单独建设的8家。聚焦多元融合,推进助餐服务提质增效。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逐步形成老年助餐多元化服务体系,助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信用与养老相结合,以信用为激励,鼓励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爱心食堂运营,现已培育形成底阁镇“信用+爱心食堂”、古邵镇爱心食堂“三长”模式、阴平镇西白山西村“1+3+N”运行模式等特色品牌。成立专属队伍为食堂服务,为爱心食堂提供帮厨、送餐、送“福”等服务。通过发动村(居)两委成员、机关与村(居)志愿者、老党员等人员组建“爱心团队”,实现爱心食堂管理、运营、服务全覆盖。

二是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供给,着力推动养老机构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托管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向社会开放。目前,已有4家敬老院实现委托运营管理,床位使用率大幅度提升。医养融合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根据镇街分布,结合现有养老机构情况,建立东部(底阁)医养康复中心、南部(福兴)医养康复中心、中部(夕阳红)医养康复中心,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养康养结合机制,使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照护水平有效提升。目前全区12家养老机构,2528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

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力度,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依托培训机构,组织全区养老机构负责人、老年人照护者、老年社会工作者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班”“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提升培训”4场,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逐步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养老护理人员,组建11支参赛队伍、3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训促干的目的。

四是积极营造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新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养老服务活动,制定合理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定期为分散特困老年人及经济困难老年人开展基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包括健康知识宣讲、下乡义诊、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等。坚持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动员各涉老部门、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高位谋划,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结合养老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议题,及时听取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峄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扩容提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建养老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峄城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正进行装修,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枣庄市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一期二期共新增养老床位920张,三期已经启动建设,届时将新增养老床位600张;仙坛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将于9月完成装修投入使用,新增护理型床位600张。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加快推进护理型床位、失智照护机构或专区建设,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坚持“科技+养老服务”的理念,完善提升养老服务平台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三是坚持优化服务,擦亮“峄养乐享”养老服务品牌。推进爱心助餐服务,因地制宜新建、改造提升一批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向社区食堂升级。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免费义诊、心理抚慰等志愿助老服务,培育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强化失能老年人帮扶增能服务,加快完成1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分层分类实施206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专业照料护理服务;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养老机构增设文娱等多功能综合性服务,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四是坚持充实力量,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老龄工作机构改革与区级敬老院建设,计划成立峄城区老龄和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加挂峄城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和峄城区敬老院牌子,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全区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并承担区级敬老院的运营管理职能。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行动,组织人社局、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老年人照护专项能力培训,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全区养老服务领域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激励一线服务人员担当作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希望您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枣庄市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6月11日   

联系电话:7795098   

联系人:陈浩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4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6-11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空巢、困难、高龄等居家养老老人用餐难问题,峄城区把“爱心食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实施,努力用一餐饭的温暖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食”光,让“老有所养”一步步变成现实。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老年助餐布局。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改扩建、辐射共建等方式,实行“小额”投资,避免惠民工程“负担化”。目前全区已建成22家“爱心食堂”,其中依托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举办的6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的7家,依托餐饮企业设置的1家,单独建设的8家。聚焦多元融合,推进助餐服务提质增效。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逐步形成老年助餐多元化服务体系,助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信用与养老相结合,以信用为激励,鼓励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爱心食堂运营,现已培育形成底阁镇“信用+爱心食堂”、古邵镇爱心食堂“三长”模式、阴平镇西白山西村“1+3+N”运行模式等特色品牌。成立专属队伍为食堂服务,为爱心食堂提供帮厨、送餐、送“福”等服务。通过发动村(居)两委成员、机关与村(居)志愿者、老党员等人员组建“爱心团队”,实现爱心食堂管理、运营、服务全覆盖。

二是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供给,着力推动养老机构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托管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向社会开放。目前,已有4家敬老院实现委托运营管理,床位使用率大幅度提升。医养融合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根据镇街分布,结合现有养老机构情况,建立东部(底阁)医养康复中心、南部(福兴)医养康复中心、中部(夕阳红)医养康复中心,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养康养结合机制,使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照护水平有效提升。目前全区12家养老机构,2528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

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力度,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依托培训机构,组织全区养老机构负责人、老年人照护者、老年社会工作者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班”“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提升培训”4场,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逐步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养老护理人员,组建11支参赛队伍、3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训促干的目的。

四是积极营造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新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养老服务活动,制定合理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定期为分散特困老年人及经济困难老年人开展基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包括健康知识宣讲、下乡义诊、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等。坚持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动员各涉老部门、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高位谋划,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结合养老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议题,及时听取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峄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扩容提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建养老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峄城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正进行装修,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枣庄市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一期二期共新增养老床位920张,三期已经启动建设,届时将新增养老床位600张;仙坛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将于9月完成装修投入使用,新增护理型床位600张。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加快推进护理型床位、失智照护机构或专区建设,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坚持“科技+养老服务”的理念,完善提升养老服务平台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三是坚持优化服务,擦亮“峄养乐享”养老服务品牌。推进爱心助餐服务,因地制宜新建、改造提升一批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向社区食堂升级。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免费义诊、心理抚慰等志愿助老服务,培育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强化失能老年人帮扶增能服务,加快完成1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分层分类实施206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专业照料护理服务;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养老机构增设文娱等多功能综合性服务,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四是坚持充实力量,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老龄工作机构改革与区级敬老院建设,计划成立峄城区老龄和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加挂峄城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和峄城区敬老院牌子,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全区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并承担区级敬老院的运营管理职能。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行动,组织人社局、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老年人照护专项能力培训,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全区养老服务领域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激励一线服务人员担当作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希望您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枣庄市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6月11日   

联系电话:7795098   

联系人: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