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3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创新和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工作的议案)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4-06-05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和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工作的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峄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以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家园,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高标准建成区文体中心,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开放运营,吸引众多市民“打卡”学习,打造了城市文化新地标。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区级1处,镇级7处,村级331处。建成城乡书房4处,督促镇(街)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免费开放。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徐楼社区乡村记忆馆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积极探索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实践,利用区文化馆闲置区域,招商引资建设了“城市书咖”,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与社会化市场运营有效融合。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主体作用,完善硬件建设、规范服务内容、明确开放时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市率先推行图书免押金智能化借阅等免费开放服务,提升了服务读者水平。依托国学讲堂、尼山书院,有序开展国学经典公益讲座、经典诵读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峄城欢乐汇”“冠世榴园欢乐季”“榴光溢彩·欢乐一夏”“黄河大集”等重大节庆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文化活动等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向省、市等各级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二是鼓励多元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认真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升文化队伍素质。二是加强培训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专业水平高、服务水平优的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的作用,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开展主题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65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3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创新和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工作的议案)

发布时间: 2024-06-05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和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工作的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峄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以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家园,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高标准建成区文体中心,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开放运营,吸引众多市民“打卡”学习,打造了城市文化新地标。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区级1处,镇级7处,村级331处。建成城乡书房4处,督促镇(街)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免费开放。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徐楼社区乡村记忆馆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积极探索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实践,利用区文化馆闲置区域,招商引资建设了“城市书咖”,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与社会化市场运营有效融合。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主体作用,完善硬件建设、规范服务内容、明确开放时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市率先推行图书免押金智能化借阅等免费开放服务,提升了服务读者水平。依托国学讲堂、尼山书院,有序开展国学经典公益讲座、经典诵读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峄城欢乐汇”“冠世榴园欢乐季”“榴光溢彩·欢乐一夏”“黄河大集”等重大节庆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文化活动等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向省、市等各级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二是鼓励多元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认真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升文化队伍素质。二是加强培训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专业水平高、服务水平优的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的作用,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开展主题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