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峄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2-01-27

峄城区坛山天主教堂位于峄城区中医院后院,始建于1929年为St.Augustino堂,由伯多禄神父聘请兖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师邢路加规划设计而成,历经一年半建成。天主教堂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南北长24米,东西宽12米,并设有钟楼一处,钟楼最高处且设有公鸡风向标,故老百姓俗称“公鸡楼”,同时上面设有铜钟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节日及礼拜天,钟声响彻周围村庄。

1939年随着日军的入侵,大批难民逃往教堂避难,故此教堂成为抗战时期难民的避难所,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这里共收容难民4000余人。1945年至1947年期间,陈毅多次在天主教堂向峄县广大干部、军民做政治报告,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2010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场所目前暂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地址:峄城区原中医院院内  

咨询电话:0632-5382185



峄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

发布时间: 2022-01-27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峄城区坛山天主教堂位于峄城区中医院后院,始建于1929年为St.Augustino堂,由伯多禄神父聘请兖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师邢路加规划设计而成,历经一年半建成。天主教堂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南北长24米,东西宽12米,并设有钟楼一处,钟楼最高处且设有公鸡风向标,故老百姓俗称“公鸡楼”,同时上面设有铜钟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节日及礼拜天,钟声响彻周围村庄。

1939年随着日军的入侵,大批难民逃往教堂避难,故此教堂成为抗战时期难民的避难所,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这里共收容难民4000余人。1945年至1947年期间,陈毅多次在天主教堂向峄县广大干部、军民做政治报告,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2010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场所目前暂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地址:峄城区原中医院院内  

咨询电话:0632-53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