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最初由孔姓望族建筑于明中期,占地100余亩。历经一百余年后,转于刘姓家族,再至清中期,被峄县马兰黄氏所购。“峄县马兰黄氏家族”的先祖祖籍福建,至明朝燕王北征时,“黄福”以侍卫之职随军北上,驻军于沂州。后来朱棣登基,黄福于永乐年间随军移居在马兰屯安家定居,遂为峄县马兰黄氏之始祖。直至马兰黄氏十二世黄忠发,励精图治、勤俭经营,马兰黄氏成为“峄阳首富”。当时拥有土地百顷,庄园十七八处。其主体庄园安在南坝子、前程等多个村庄,天柱山曾经姓孔、刘的庄园被黄家购买后,随之更名为“黄家大院”,也成为其家族主体庄园之一。
黄家大院为三进院,砖石围墙,主建筑为厅堂瓦舍,书斋、楼房等。“文革”期间黄家大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改建普通民居。现存的后堂楼为天柱山村委会的办公场所,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青砖灰瓦,二层木板铺地且设有天井,为仆人专门给小姐传送饭菜之用。《峄县志·艺文志》中有明末峄县名士、山西泽州知府黄图昌于崇祯六年所撰的《创建贞修庵记》,黄图昌就是马兰黄氏子弟。
黄家大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经辉煌一时。1948年在此设野战军后方医院;1951年改为峄县劳改队住所;1954年后相继设立县级党校、福利院;1960年,设立枣庄市第一农业中学。
黄家大院2013年被峄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2月,峄城区启动了对吴林街道天柱山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家大院的维护修缮工作。此次维修工程严格按照枣庄市文物局批复的维修保护方案,由专业团队负责施工,主要包括屋面换瓦、墙体检修、门窗更换、地面铺装、木地板及栋梁楞木检修,标志着黄家大院将重获新生。
地址:峄城区吴林街道天柱山村村部
咨询电话:0632-53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