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2021年学校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步完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鼓励特色发展。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 体育教学改革方面
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学改革,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每个学校至少要发展一项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运动项目等,目前已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5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 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
二、 体育教师配备方面
继续加大人才引进、招聘、培养力度,利用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招聘、补齐体育教师缺口。目前全区已有体育教师 280余名,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强化培训,大力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教育和体育局把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大力开展了体育教师专业培训。2021年选派3名教师参加省级校园足球精英教练员培训。学校组织开展体育课教学大赛,促进体育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 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场地设施方面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用于体育训练和参赛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区教育局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相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不断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达标率达100%,器材配备达标率达100%。除新建2所学校外,实现了全区塑胶场地全覆盖。为各学校顺利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竞赛体系建设方面
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在广泛开展各类体育项目校内竞赛的基础上,健全以学校组队参加的区域内联赛和选拔赛。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学生主体、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训练竞赛体系。各学校每年组织开展运动会和球类项目联赛。每年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联赛,全区中小学生“区长杯”校园足球比赛。选派代表队参加了全市足球、篮球、田径等比赛,枣庄一中:女子篮球市篮球联赛冠军,省联赛第五名;男子足球市足球联赛冠军,省联赛第十名;男子篮球,市级联赛季军。田径,市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四名。青檀中学:女子篮球队创造了峄城区中学生篮球赛五连冠和山东省第五名两项同类最好成绩,同时还获得枣庄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二名。棠阴中学:2021年5月枣庄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D组团体第1名。枣庄第二十八中学:获得枣庄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第一名。2021年30余人通过体育专业被双一流大学录取,彰显了我区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和能力。
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面
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健康教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校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体育训练。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明确监测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认真对学生开展体质健康测试,按照要求12月底前,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平台完成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确保全区学校上报率达100%。
2021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较2020年有显著提升,其中优秀率6.63%,比去年增长3.28%。良好率32.59%,比去年增长7.78%。总体可见,优秀率还是偏低,良好率偏高,这也反映我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身高、体重指标:测试情况肥胖率10.36%,超重率12.5%。可见学生肥胖率、超重率占的比例较大,学生存在着营过剩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总成绩。因此,体育教师应利用室内课进一步加强健康饮食的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饮食,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年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全区体育教师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全区学生营造了和谐阳光、积极健康的运动和锻炼氛围,让全区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