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9日在峄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来源: 朱贺 时间: 2016-01-15

区长 张贺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千方百计抗下行、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各项任务目标。2015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65.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8.9亿元、62.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2倍;“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15.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工业转型振兴成效明显。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达到221家,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380亿元、利税3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38亿元,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166个。引导大企业集团转型发展。丰源集团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水泥整合、橡胶重组,规划建设了总投资46亿元的丰源产业园,新上年产120万立方米定向板、生物质发电扩建和通达5万千瓦技改等项目,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力生物质发电成为全市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福兴集团整合区内外煤炭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加快非煤产业发展。三兴纳米高新材料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达到44个。瑞兴鞋业、北钛河陶瓷、泰瑞化工等一批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到3392家。

    农业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建成示范基地19万亩。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大枣、核桃、蔬菜等规模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进省级农高区创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榴园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峨山核桃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到4.5万亩,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9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3.6亿元。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4.1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工程56项,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7.1万亩。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深入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853家、家庭农场161家,流转土地12.2万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948万元,被列入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区。

    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突出抓好景区提升、品牌营销和服务业项目建设,新增A级景区3个、星级酒店3家、星级农家乐48家,冠世榴园被批准为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东方怡源温泉度假村等项目投入使用,全域化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投资3600万元,实施榴园大道提升、承水路西延、榴花路绿化等路网优化工程,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两届世界石榴大会,打造了“中国石榴城”品牌。全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7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61个服务业项目纳入市级重点,累计投资41.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1.8∶51.6∶36.6,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兴区,着力加快产业培育、壮大发展支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优势产业加速集聚。积极培育“石榴、橡胶、煤炭建材、港航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石榴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新扩种石榴8万亩,新选育石榴良种6个,“秋艳”石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规划建设总投资12.6亿元的穆拉德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美果来石榴汁、亚太石榴酒、海石花榴花蜜等石榴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0余家。启动以色列石榴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完成石榴果粉片、石榴精油研发。推进石榴综合交易平台建设,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鲜果、苗木、盆景盆栽集散地。橡胶产业实现重大突破。与山东能源集团合作,注资10亿元重启丰源轮胎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轮胎产品达到欧美准入标准,远销89个国家和地区。以市场为导向,有序扩大生产能力,总投资27.8亿元的技改扩建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亿和钢帘线等上下游项目稳步发展,橡胶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煤炭建材产业运行总体平稳。引导煤炭企业积极应对严峻市场形势,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累计投资25.6亿元,推进张集煤矿和石垭口煤矿建设。整合贵州煤炭资源,为资产重组、项目技改奠定基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申丰水泥与泉兴中联整合重组。华沃水泥完成股权转让,宏图特种水泥、阴平水泥骨料建成投产。依法推进石膏矿山的关闭整合,石膏深加工企业达到30余家,奥斯特地下恒温库等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港航物流产业呈现良好前景。峄城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200万吨,连续五年占全市吞吐总量60%以上,全市龙头港、枢纽港地位凸显。投资10亿元的峄州港航产业园进展顺利,魏家沟作业区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航道港池、码头前沿、陆域堆场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丰源远航、福兴港航、凯博港航等仓储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充分发挥“一区三园”载体作用,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引导产业、项目、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园区格局。扶持引导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加快技改扩建,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蒙特曼服饰、天龙针织、艾美服饰、唐帛服饰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达46家,纺织服装创新基地初具规模。力源铁塔、华丰机械、铭肯机械、弘毅金属等新型制造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提升。榴园玻璃、中和制刷、富华玩具等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快推进产品更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6个,实际利用外来资金412.9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3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128.3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5968万美元。抢抓国家稳增长和省西部隆起带建设等政策机遇,共争取各类资金19.5亿元。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70个,完成投资23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5%。先后引进中联集团、山东能源、华电国际、山东海投等国内大型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一批事关发展、事关长远、事关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峄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科学修编城市规划,实现建成区控规全覆盖。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8%。累计投资26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3个,新修改造主次干道12条,新铺设燃热管网106千米、供排水管网72千米,供气供水、污水处理、道路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低温循环水集中供热项目,走出了用市场化途径解决民生难题的新路子。文体中心、茂源国际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28.6亿元,审慎稳妥推进牌坊街、桃花源、檀翠御都等10余个棚改项目,5000余户居民入住新居。新建金都花园、明德花园、通盛御河园、峄州仙坛苑等新型小区14个,完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26万平方米,城市居住条件显著提高。

    新型城镇扩容提质。坚持特色引领、产业带动、差异发展、整体推进,实施垃圾中转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八个一”工程和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古邵、榴园、阴平顺利通过省级新型城镇化考核验收,古邵、榴园成功跻身国家重点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11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2个,改造农村危房1834户。投资1.5亿元,新建改建村级公路396公里,成功创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7条,新上新能源汽车50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文明纵深推进。投资3.8亿元,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任务。投资1.6亿元,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整治交通干道6条,建成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140个、美丽乡村13个、生态文明村41个。投资9500余万元,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强力推进“五小”企业、露天采石场、矿石开采加工等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取缔土小企业128家、露天采石场84个、矿石加工点72处。大力开展损毁山体、石膏塌陷地修复治理,修复损毁山体9处,治理塌陷地430亩。深入实施“净水净气”工程,完成沙河湿地一期工程建设,顺利通过迎淮核查验收,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坚持民生优先,五年来民生支出累计达5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3%。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运行,受益群众分别达到20.3万人、31.2万人。建成高标准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镇街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50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和各类救助资金2.9亿元。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新建保障性住房948套,配租配售437户。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加快,投入2200余万元,实现40个村、12234人脱贫。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投资2.2亿元,新建改建教学楼79座、宿舍楼4座、学生餐厅26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校车服务。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新中医院建成使用,人民医院东院区投入运营,改造扩建乡镇卫生院3处,新增村居卫生室13个,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成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申报科技项目259项、专利1012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称号。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圆满完成第三届全国智运会承办任务。投资24.5亿元,新建枣临高速公路峄城段37.6公里,升级改造郯薛路东段、沂台路、萝甘路等主干道106公里。新建改造变电站5座,新架设高压供电线路327公里,被评为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区。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推行专职化社区警务多警联勤巡防,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六五”普法、“五五”依法治区全面推进,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区称号。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连续34年无责任退兵。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妇女儿童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地震、人防史志、物资供销、物价商业、红十字会等都有了新发展。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执政理念更加科学。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谋事要实”,改变过于注重经济总量的发展方式,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科学的政绩观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厘清了行政权力和责任边界。制定出台《区政府工作规则》,规范了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大力整治“中梗阻”、不作为、乱作为,服务环境显著优化。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工作情况,878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时办结。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风行风得到明显改善,在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一直位居前列。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了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抓落实的五年,是转型升级调结构的五年,是夯实基础增后劲的五年,更是全区人民栉风沐雨、顽强拼搏、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难题的成功破解,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大企业大项目相对偏少,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后续支撑乏力;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政府依法履职和服务群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我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倾力关注民生,努力打造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各位代表,发展仍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开创峄城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建设一个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的新峄城。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全域化进程,实现生产总值、工业利税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建设一个产业支撑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的新峄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突出、支撑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潜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建设一个城乡统筹更加有力、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峄城。坚持规划与项目、建设与管理、征收与安置相统筹,高效合理配置生产生活要素,加快功能配套建设,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城镇体系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城乡发展协调、人口加快聚集的城乡发展格局。

    ——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新峄城。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现水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城市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建设一个社会事业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峄城。坚持就业富民、保障安民、实事惠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展望“十三五”,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交织,需要审时度势,科学把握。从宏观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和省市提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要部署,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我区的发展实际看,经过多年的努力,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但发展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经济总量小、实力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转调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中,产业层次偏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我们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科学发展步伐更加坚实,但新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落实新要求、引领“新常态”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凝聚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2016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围绕全年目标,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深化结构调整,培育创新发展新优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壮大发展支撑,厚植优势挖潜力。围绕石榴、橡胶、煤炭建材、港航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深化与诺奖集团、山能集团、中联集团、山东水运、山东圣润集团的合作,抓好石榴深加工、丰源轮胎二期、峄州港和张集煤矿建设,加快穆拉德生物科技园、橡胶产业园、丰源产业园、峄州港航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进度。继续加大石榴系列产品、特种水泥、高端轮胎的研发,挖掘产业潜能,加速集聚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调添动力。着力做强新型工业。支持丰源集团、福兴集团、申丰水泥、宇兴公司加快转调步伐。引导力源铁塔、瑞兴鞋业、唐帛服装、天龙针织、锦海伦服饰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扶持泰瑞化工、北钛河陶瓷等成长型企业膨胀规模,推动纺织服装、制鞋制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指导汉旗科技、天柱鞋材、三主粮等企业加快融资上市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旅游服务业。深化景区环境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鼓励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涉旅企业创标升级。大力培植“互联网+”、现代金融、电子信息等新兴业态,积极推进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快速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拓展空间、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添祥庄园、大洋饲料、源大实业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抓好“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紧跟政策导向,落实改革激活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分类推进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规范运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加快盘活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纵深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速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经营体制机制。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税收质量。

    二、加强对外合作,实施项目带动,实现开放发展新作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提高招商质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务实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围绕优势产业招大引强,瞄准国内外大型企业,盯紧产业转移方向和企业投资意向,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借助区域招商平台定向招商,积极参加香港山东周、台湾山东周等定点招商活动,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外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招商,引导骨干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引入多元资本,逐步完善市场化招商新途径。着力建设优质项目。坚持“项目兴区”不动摇,把握国家投资的方向和重点,谋划一批大项目,包装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的盘子。抓住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集中投放机遇,找准政策切合点,围绕国土治理、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交通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帮包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加快推进30万辆新能源电动轿车、38万吨造纸、120万立方米定向板、30兆瓦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逐步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引导产业、项目、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集约集群发展。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设立投资项目联审专区,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咨询、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三、推进城乡统筹,加速文明进程,打造协调发展新格局

    围绕人的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发展。提升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城市。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管控。巩固扩大“四城同创”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生活环境。实施路网提升、地下管廊改造、城市增绿、背街小巷整治等市政工程,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积极适应政策调整变化,努力探索货币化安置,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数字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立足自身特色,培育新型城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小城镇差异化发展,力争1-2个镇列入全省新一轮示范镇发展规划。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继续实施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旱厕改造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监管,实现城乡环境长效保洁。倡树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挖掘传承石榴文化、匡衡文化、老峄县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四、强化生态保护,狠抓环境治理,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坚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不动摇,推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加强生态涵养保护。继续实施绿满峄城行动,不断提高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水平。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实施石膏矿塌陷地、废弃铁矿坑治理和破损山体修复工程,实现资源开发和保护互促共赢。强化用地管理和水系保护建设,落实最严格耕地林地保护制度,搞好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水平。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绿色消费,提倡全民节能,形成节约低碳、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突出化工、水泥、印染等重点产业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推进工业废气、城市扬尘、车辆超限超载、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确保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五、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取得共享发展新成果

    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切实让发展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覆盖城乡、均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援助,继续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社会机构养老床位260张,新建农村幸福院3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3处。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认真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政策,大力开展助老、助孤、助残、助医、助学、优抚专项行动,抓好特困家庭、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帮扶救助。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加快81个贫困村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新建教学楼12座,逐步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规划建设,实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医养融合发展。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着力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规范城区公共交通秩序,新开通2条城区公交线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新建改造高压供电线路94.7公里,低压供电线路202公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30个社区配备健身器材,实现全区村居体育设施全覆盖。努力维护社会和谐。重视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及双拥共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狠抓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继续巩固提升群众满意度。编制实施“七五”普法和“六五”依法治区规划,大力推进法治峄城建设。加强警综平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六、围绕自身建设,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

    担当决定落实,落实关乎成败。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高效服务,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改革创新,科学施政。抓好政策对接,落实改革举措,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政策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科学谋划发展的能力。坚持重质效、可持续导向,推进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提升发展标杆,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民意,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法治理念,依法行政。把纪律和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越红线、不破底线、不逾规矩。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区委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恪守清廉准则,廉洁从政。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守。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监督问效。继续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行政开支,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发展和办事业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政府形象。践行担当精神,为民执政。弘扬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作风,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动摇、不退缩、不推诿,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敢于亮剑、舍我其谁的锐气,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公而忘私、善做善成的正气,干在当下、成在实处。要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考评机制和保护机制,为担当者“兜住底”,让担当者“吃得开”,使担当者“无牵挂”,旗帜鲜明地褒奖、鼓励、保护担当者,全力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从政环境。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全区人民的期盼;谋求新突破、开创新局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为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9日在峄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 2016-01-15    来源: 网站管理员

区长 张贺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千方百计抗下行、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各项任务目标。2015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65.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8.9亿元、62.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2倍;“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15.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工业转型振兴成效明显。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达到221家,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380亿元、利税3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38亿元,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166个。引导大企业集团转型发展。丰源集团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水泥整合、橡胶重组,规划建设了总投资46亿元的丰源产业园,新上年产120万立方米定向板、生物质发电扩建和通达5万千瓦技改等项目,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力生物质发电成为全市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福兴集团整合区内外煤炭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加快非煤产业发展。三兴纳米高新材料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达到44个。瑞兴鞋业、北钛河陶瓷、泰瑞化工等一批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到3392家。

    农业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建成示范基地19万亩。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大枣、核桃、蔬菜等规模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进省级农高区创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榴园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峨山核桃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到4.5万亩,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9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3.6亿元。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4.1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工程56项,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7.1万亩。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深入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853家、家庭农场161家,流转土地12.2万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948万元,被列入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区。

    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突出抓好景区提升、品牌营销和服务业项目建设,新增A级景区3个、星级酒店3家、星级农家乐48家,冠世榴园被批准为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东方怡源温泉度假村等项目投入使用,全域化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投资3600万元,实施榴园大道提升、承水路西延、榴花路绿化等路网优化工程,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两届世界石榴大会,打造了“中国石榴城”品牌。全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7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61个服务业项目纳入市级重点,累计投资41.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1.8∶51.6∶36.6,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兴区,着力加快产业培育、壮大发展支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优势产业加速集聚。积极培育“石榴、橡胶、煤炭建材、港航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石榴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新扩种石榴8万亩,新选育石榴良种6个,“秋艳”石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规划建设总投资12.6亿元的穆拉德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美果来石榴汁、亚太石榴酒、海石花榴花蜜等石榴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0余家。启动以色列石榴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完成石榴果粉片、石榴精油研发。推进石榴综合交易平台建设,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鲜果、苗木、盆景盆栽集散地。橡胶产业实现重大突破。与山东能源集团合作,注资10亿元重启丰源轮胎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轮胎产品达到欧美准入标准,远销89个国家和地区。以市场为导向,有序扩大生产能力,总投资27.8亿元的技改扩建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亿和钢帘线等上下游项目稳步发展,橡胶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煤炭建材产业运行总体平稳。引导煤炭企业积极应对严峻市场形势,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累计投资25.6亿元,推进张集煤矿和石垭口煤矿建设。整合贵州煤炭资源,为资产重组、项目技改奠定基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申丰水泥与泉兴中联整合重组。华沃水泥完成股权转让,宏图特种水泥、阴平水泥骨料建成投产。依法推进石膏矿山的关闭整合,石膏深加工企业达到30余家,奥斯特地下恒温库等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港航物流产业呈现良好前景。峄城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200万吨,连续五年占全市吞吐总量60%以上,全市龙头港、枢纽港地位凸显。投资10亿元的峄州港航产业园进展顺利,魏家沟作业区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航道港池、码头前沿、陆域堆场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丰源远航、福兴港航、凯博港航等仓储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充分发挥“一区三园”载体作用,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引导产业、项目、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园区格局。扶持引导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加快技改扩建,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蒙特曼服饰、天龙针织、艾美服饰、唐帛服饰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达46家,纺织服装创新基地初具规模。力源铁塔、华丰机械、铭肯机械、弘毅金属等新型制造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提升。榴园玻璃、中和制刷、富华玩具等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快推进产品更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6个,实际利用外来资金412.9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3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128.3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5968万美元。抢抓国家稳增长和省西部隆起带建设等政策机遇,共争取各类资金19.5亿元。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70个,完成投资23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5%。先后引进中联集团、山东能源、华电国际、山东海投等国内大型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一批事关发展、事关长远、事关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峄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科学修编城市规划,实现建成区控规全覆盖。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8%。累计投资26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3个,新修改造主次干道12条,新铺设燃热管网106千米、供排水管网72千米,供气供水、污水处理、道路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低温循环水集中供热项目,走出了用市场化途径解决民生难题的新路子。文体中心、茂源国际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28.6亿元,审慎稳妥推进牌坊街、桃花源、檀翠御都等10余个棚改项目,5000余户居民入住新居。新建金都花园、明德花园、通盛御河园、峄州仙坛苑等新型小区14个,完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26万平方米,城市居住条件显著提高。

    新型城镇扩容提质。坚持特色引领、产业带动、差异发展、整体推进,实施垃圾中转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八个一”工程和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古邵、榴园、阴平顺利通过省级新型城镇化考核验收,古邵、榴园成功跻身国家重点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11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2个,改造农村危房1834户。投资1.5亿元,新建改建村级公路396公里,成功创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7条,新上新能源汽车50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文明纵深推进。投资3.8亿元,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任务。投资1.6亿元,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整治交通干道6条,建成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140个、美丽乡村13个、生态文明村41个。投资9500余万元,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强力推进“五小”企业、露天采石场、矿石开采加工等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取缔土小企业128家、露天采石场84个、矿石加工点72处。大力开展损毁山体、石膏塌陷地修复治理,修复损毁山体9处,治理塌陷地430亩。深入实施“净水净气”工程,完成沙河湿地一期工程建设,顺利通过迎淮核查验收,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坚持民生优先,五年来民生支出累计达5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3%。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运行,受益群众分别达到20.3万人、31.2万人。建成高标准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镇街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50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和各类救助资金2.9亿元。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新建保障性住房948套,配租配售437户。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加快,投入2200余万元,实现40个村、12234人脱贫。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投资2.2亿元,新建改建教学楼79座、宿舍楼4座、学生餐厅26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校车服务。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新中医院建成使用,人民医院东院区投入运营,改造扩建乡镇卫生院3处,新增村居卫生室13个,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成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申报科技项目259项、专利1012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称号。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圆满完成第三届全国智运会承办任务。投资24.5亿元,新建枣临高速公路峄城段37.6公里,升级改造郯薛路东段、沂台路、萝甘路等主干道106公里。新建改造变电站5座,新架设高压供电线路327公里,被评为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区。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推行专职化社区警务多警联勤巡防,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六五”普法、“五五”依法治区全面推进,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区称号。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连续34年无责任退兵。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妇女儿童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地震、人防史志、物资供销、物价商业、红十字会等都有了新发展。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执政理念更加科学。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谋事要实”,改变过于注重经济总量的发展方式,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科学的政绩观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厘清了行政权力和责任边界。制定出台《区政府工作规则》,规范了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大力整治“中梗阻”、不作为、乱作为,服务环境显著优化。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工作情况,878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时办结。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风行风得到明显改善,在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一直位居前列。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了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抓落实的五年,是转型升级调结构的五年,是夯实基础增后劲的五年,更是全区人民栉风沐雨、顽强拼搏、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难题的成功破解,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大企业大项目相对偏少,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后续支撑乏力;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政府依法履职和服务群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我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倾力关注民生,努力打造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各位代表,发展仍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开创峄城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建设一个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的新峄城。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全域化进程,实现生产总值、工业利税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建设一个产业支撑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的新峄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突出、支撑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潜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建设一个城乡统筹更加有力、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峄城。坚持规划与项目、建设与管理、征收与安置相统筹,高效合理配置生产生活要素,加快功能配套建设,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城镇体系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城乡发展协调、人口加快聚集的城乡发展格局。

    ——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新峄城。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现水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城市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建设一个社会事业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峄城。坚持就业富民、保障安民、实事惠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展望“十三五”,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交织,需要审时度势,科学把握。从宏观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和省市提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要部署,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我区的发展实际看,经过多年的努力,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但发展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经济总量小、实力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转调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中,产业层次偏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我们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科学发展步伐更加坚实,但新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落实新要求、引领“新常态”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凝聚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2016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围绕全年目标,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深化结构调整,培育创新发展新优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壮大发展支撑,厚植优势挖潜力。围绕石榴、橡胶、煤炭建材、港航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深化与诺奖集团、山能集团、中联集团、山东水运、山东圣润集团的合作,抓好石榴深加工、丰源轮胎二期、峄州港和张集煤矿建设,加快穆拉德生物科技园、橡胶产业园、丰源产业园、峄州港航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进度。继续加大石榴系列产品、特种水泥、高端轮胎的研发,挖掘产业潜能,加速集聚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调添动力。着力做强新型工业。支持丰源集团、福兴集团、申丰水泥、宇兴公司加快转调步伐。引导力源铁塔、瑞兴鞋业、唐帛服装、天龙针织、锦海伦服饰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扶持泰瑞化工、北钛河陶瓷等成长型企业膨胀规模,推动纺织服装、制鞋制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指导汉旗科技、天柱鞋材、三主粮等企业加快融资上市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旅游服务业。深化景区环境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鼓励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涉旅企业创标升级。大力培植“互联网+”、现代金融、电子信息等新兴业态,积极推进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快速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拓展空间、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添祥庄园、大洋饲料、源大实业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抓好“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紧跟政策导向,落实改革激活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分类推进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规范运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加快盘活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纵深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速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经营体制机制。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税收质量。

    二、加强对外合作,实施项目带动,实现开放发展新作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提高招商质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务实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围绕优势产业招大引强,瞄准国内外大型企业,盯紧产业转移方向和企业投资意向,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借助区域招商平台定向招商,积极参加香港山东周、台湾山东周等定点招商活动,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外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招商,引导骨干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引入多元资本,逐步完善市场化招商新途径。着力建设优质项目。坚持“项目兴区”不动摇,把握国家投资的方向和重点,谋划一批大项目,包装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的盘子。抓住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集中投放机遇,找准政策切合点,围绕国土治理、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交通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帮包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加快推进30万辆新能源电动轿车、38万吨造纸、120万立方米定向板、30兆瓦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逐步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引导产业、项目、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集约集群发展。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设立投资项目联审专区,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咨询、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三、推进城乡统筹,加速文明进程,打造协调发展新格局

    围绕人的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发展。提升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城市。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管控。巩固扩大“四城同创”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生活环境。实施路网提升、地下管廊改造、城市增绿、背街小巷整治等市政工程,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积极适应政策调整变化,努力探索货币化安置,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数字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立足自身特色,培育新型城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小城镇差异化发展,力争1-2个镇列入全省新一轮示范镇发展规划。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继续实施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旱厕改造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监管,实现城乡环境长效保洁。倡树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挖掘传承石榴文化、匡衡文化、老峄县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四、强化生态保护,狠抓环境治理,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坚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不动摇,推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加强生态涵养保护。继续实施绿满峄城行动,不断提高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水平。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实施石膏矿塌陷地、废弃铁矿坑治理和破损山体修复工程,实现资源开发和保护互促共赢。强化用地管理和水系保护建设,落实最严格耕地林地保护制度,搞好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水平。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绿色消费,提倡全民节能,形成节约低碳、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突出化工、水泥、印染等重点产业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推进工业废气、城市扬尘、车辆超限超载、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确保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五、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取得共享发展新成果

    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切实让发展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覆盖城乡、均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援助,继续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社会机构养老床位260张,新建农村幸福院3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3处。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认真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政策,大力开展助老、助孤、助残、助医、助学、优抚专项行动,抓好特困家庭、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帮扶救助。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加快81个贫困村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新建教学楼12座,逐步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规划建设,实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医养融合发展。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着力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规范城区公共交通秩序,新开通2条城区公交线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新建改造高压供电线路94.7公里,低压供电线路202公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30个社区配备健身器材,实现全区村居体育设施全覆盖。努力维护社会和谐。重视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及双拥共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狠抓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继续巩固提升群众满意度。编制实施“七五”普法和“六五”依法治区规划,大力推进法治峄城建设。加强警综平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六、围绕自身建设,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

    担当决定落实,落实关乎成败。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高效服务,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改革创新,科学施政。抓好政策对接,落实改革举措,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政策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科学谋划发展的能力。坚持重质效、可持续导向,推进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提升发展标杆,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民意,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法治理念,依法行政。把纪律和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越红线、不破底线、不逾规矩。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区委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恪守清廉准则,廉洁从政。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守。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监督问效。继续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行政开支,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发展和办事业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政府形象。践行担当精神,为民执政。弘扬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作风,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动摇、不退缩、不推诿,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敢于亮剑、舍我其谁的锐气,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公而忘私、善做善成的正气,干在当下、成在实处。要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考评机制和保护机制,为担当者“兜住底”,让担当者“吃得开”,使担当者“无牵挂”,旗帜鲜明地褒奖、鼓励、保护担当者,全力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从政环境。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全区人民的期盼;谋求新突破、开创新局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为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