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16日在峄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摘要)
- 相关文档: 2025年峄城区惠民实事
- 相关文档: 听原声 学报告 看峄城发展
- 相关文档: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图读懂
202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区委“五抓五突破”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发展,全力以赴保民生、守底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基本实现。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一是“稳进提质”夯实经济发展坚实根基。丰源集团实现营收72亿元,位列全市工业百强第4位、综合百强第5位,居全市本土企业首位;中策晟通启动建设赞比亚海外仓,填补我区企业海外投资空白。29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我区被省工信厅评为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
二是“开放创新”集聚产业转型强劲动能。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8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入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4家。实施“榴枣归乡来峄”工程,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394人,获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创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86个服务场景实现“一次办好”。推广“入企e码通”,全面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三是“统筹协调”构建城乡融合崭新局面。坚持“种赏加销”四维发力,新栽植石榴19.2万株,石榴深加工产品涵盖10大类46个品种,石榴产业总产值达到42.2亿元;“峄城石榴”入选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石榴综合交易中心正式启用;我区发展林果特色产业做法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和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佳典型案例。我区获评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四是“共建共享”交出民生福祉暖心答卷。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3487人,新增学位960个,全区32所中小学食堂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高中教育质量逐步攀升,本科一段线上线人数新增455人、增长33.65%。实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改造升级卫生室33个,全市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区博物馆建成开放。区市民诉求办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五是“实干笃行”展现人民政府良好形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政府系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干部能力作风问题集中整顿活动,下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树立了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2025年政府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峄城“争先进位、追赶超越”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认真落实市委“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13141”总体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强工兴产、改革创新、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聚焦强工兴产,壮大实体经济,做强“争先进位、追赶超越”主引擎
一是倾力塑强现代产业。加快芯片研发及5英寸晶圆生产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产业向集成化、终端化方向发展。支持百乐可健康科技等企业提档升级,提升石榴食品、饮品、药品、工艺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研发能力,推动石榴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聚力培优企业主体。深入实施工业企业“8010”三年对标登高行动,支持丰源集团做强煤炭、电力、造纸、化工等板块。推动丰源轮胎实施二期项目建设,优化资本运作,尽快实现北交所上市。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不断焕发新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三是强力扩大对外开放。围绕“6+3”现代产业,紧盯各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强化链式思维,完善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持丰源轮胎、锦海伦服饰等外贸支柱企业拓市场、增订单,培育壮大金晟恒进出口公司等外贸企业。
四是全力提升有效投资。全力以赴优服务、抓进度、促达产,加快鑫柏雅商用智慧冷链终端生产制造等53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全省强县产业帮扶政策,做好与胶州市协作共建,助推区域经济跨越提升。
五是加力做强园区载体。扎实开展“企业满园”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强化园区主战场、主平台定位,支持峄城经济开发区争创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化工园区优化达标,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蒸汽、电力等基础配套,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聚焦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激发“争先进位、追赶超越”新动能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突出市场化、实体化、效益化,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国企考核体系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城投类”公司向“产投类”转型。
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贷、科创基金等政策,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落实枣庄英才集聚工程,积极申报高层次人才,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深入实施“榴枣归乡来峄”工程,大力引进本硕博毕业生,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20人、技能人才1200人。
三是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从“优”到“精”,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体验。健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机制,深入推广“入企e码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聚焦城市发展,坚持内外兼修,提升“争先进位、追赶超越”承载力
一是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新增停车位600个、新能源充电桩66个,新开通5G基站70个,新建燃气管道8公里。建成开放南关游园,提质改造公园绿地2.2万平方米,增加文体休憩设施,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小美好”。
二是产城互动繁荣城市经济。聚焦家电、家装、汽车等领域举办促消费系列活动,鼓励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升级,发展“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推进吉翔文化石榴5G智能化直播供应链基地建设,打造智慧云电商物流中心,开拓“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场景。办好石榴产业发展大会,举办特色文艺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打响冠世榴园系列活动品牌。
三是景城融合打造城市名片。积极融入“全景枣庄”建设,做精石榴主题研学游、生态游、乡村游,加快冠世榴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城市发展中呵护好文化根脉,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项目建设,深入挖掘老峄县文化、石榴文化等文化资源,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标识鲜明的城市IP。
四、聚焦乡村振兴,突出富镇兴村,夯实“争先进位、追赶超越”压舱石
一是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石榴一产“八大工程”,发挥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引领作用,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支持石榴盆景制作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广石榴小型盆景、微型盆景,扩大石榴盆栽盆景规模。打造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
二是高质量壮大镇域经济。把镇域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建立健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加速形成镇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建设各具特色的渔业小镇、化工重镇、文旅名镇、工业强镇、港航小镇,鼓励争创全市高质量发展引领镇、进步镇,努力以镇域优促全域兴。
三是全方位打造和美乡村。新建改建通村通户道路226公里,健全区镇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通工业品入村、农产品进城“双循环”。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农村电商新农人、新主体、新业态,创新推行订单农业、股金分红、吸纳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收益。
五、聚焦民生保障,办好惠民实事,凝聚“争先进位、追赶超越”向心力
一是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开展困难人群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3200人以上,城乡公益性岗位稳定在5000人以上,扶持创业450人以上。长效运营25处爱心食堂,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
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8所,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科上线率。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巩固“双减”改革成效,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深入开展“十百千万”强身健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是提质打造健康峄城。纵深推进健康枣庄建设“十大行动”,全面落实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创建样板村卫生室10个、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10个,全区70%以上村卫生室达到“五有三提升”标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六、聚焦安全稳定,守好发展底线,筑牢“争先进位、追赶超越”防护网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风险防范。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实施“九大行动”和“四项整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消防救援、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三是毫不放松抓好生态环保。积极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是毫不放松抓好社会治理。实施青少年“引航计划”,强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开展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峄城。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干字当头、踏踏实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依法行政提效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提升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水平。
担当实干抓落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践行“一线工作法”,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现场看、盯着办,把为民情怀落在实处,以工作快落实推动发展大提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正向激励,为担当者担当,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竞相涌现。
廉洁奉公葆本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守牢廉洁从政底线。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有效管理,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如磐初心,矢志不渝、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峄城篇章而努力奋斗!
峄城区2025年惠民实事项目
1、实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2、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3、实施惠民安居工程
4、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5、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6、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
7、提升学校食堂服务水平
8、实施城乡供水提质工程
9、治理城区易涝积水点
10、开展就业创业扩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