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峄城 > 荣誉榜

峄城两地入选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时间:2019-09-02

今年以来,根据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日前,市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公示2019年拟批准创建的9个市级示范区名单,峄城区冠世榴园示范区、峄城区古邵镇示范区成功入选。

峄城区冠世榴园示范区

峄城区冠世榴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位于峄城区西南部,以冠世榴园为核心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约81000亩,具体涵盖村庄为桃花村、栾庄村、王府山村、东白楼村、魏楼村、小庄子村、和顺庄村、朱村、贾泉村、北孙庄村、曹马村、西白楼村、娘娘村、逍遥村、郭庄村、颜村、八里屯村、西棠阴村、北棠阴村、张村、北刘村。

示范区形成了以石榴及其深加工为主要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峄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石榴栽培面积现已发展到18万亩,年总产8万吨,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优势,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创建省级冠世榴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规划面积8.1万亩,园区内产业优势明显。一是石榴主导产业突出。二是石榴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有力。三是峄城石榴品牌影响巨大。四是石榴文化基础深厚。

同时,示范区拥有56000亩的成熟石榴种植园,该石榴园可年产石榴48000吨,除直接销售石榴作为礼品等供人食用外,另有获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石榴深加工企业20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注册资金超过30万元的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5服务组织超过百家,石榴茶、石榴酒、石榴饮料及石榴盆景、石榴工艺品的相关产业非常丰富,同时工业包装及彩印、金属制品、服装纺织、陶瓷、旅游开发等相关配套产业也得到合理发展。整个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持“有边界、无围墙”的开门建园理念,峄城区冠世榴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具体四至:东至中兴大道,南至352省道,西至薛城区与峄城区区界,北至市中区与峄城区区界,园区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

峄城区古邵镇示范区

古邵镇自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以来,坚持以点带面,连片发展,把示范片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次创建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北与阴平镇搭界,南至京杭运河,东接台儿庄区马兰屯镇,西至206国道,以原古邵片区东部为主,含古西社区、大王庄、沈庄、东沿河、朱园、程庄、大刘庄、夏庄、万闸、杨林、杨关、三义庄、大枣庄等 13 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7万亩,总面积约4万亩。

示范区内基础设施完备,有1个国家级合作社、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市级特色家庭农场、1个现代港航产业园,多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正在建设四支沟美丽乡村优美片区,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立足示范区内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做足做活水文章,树立“借水生财、借机转型、借梯上楼”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为基础,以示范区创建为带动,以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为主线,做好土地文章,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六个“双提升”行动,以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治理、村级组织发展、农民技能收入、乡村文化旅游、农村改革等“双提升”为抓手,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通过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验,力争实现“四个更加”目标:即农业产业更加兴旺、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文明更加美丽、乡村治理更加有效,推动乡村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优美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