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峄城 > 荣誉榜

峄城用好文物资源的经验做法登上《人民日报》

来源:峄城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03-24

    3月23日,人民日报07版要闻版刊发《用好文物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新闻稿件,介绍我区进一步提升利用国共谈判旧址方屋等红色文物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见实见效的典型经验。



2021年全国依托革命文物资源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人群达4.29亿人次
用好文物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王 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3日   第07版)

(节选)

    日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组织党员参观国共谈判旧址方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图文资料的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我将秉承初心,踏实工作,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坛山街道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永莲说。据悉,峄城区投入100余万元,对旧址进行整修提升,并多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供来访者参观学习。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一年来,依托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各地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好革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发挥了革命文物“为党育人”的作用。

    国共谈判旧址方屋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驻地,原峄城区法院办公楼后。该建筑呈曲尺形,青砖瓦木结构,中间起脊四面坡,俗称方屋。方屋始建于清朝初期,位于峄县老县衙门里的大堂和二堂之间,是官方的会议厅和接待厅。

    方屋是宝贵的革命旧址。1946年1月国共停战后,美国代表墨里斯、中共代表王世英、国民党代表李树正乘飞机由徐州抵达峄县城,在方屋举行谈判。2006年12月,国共谈判旧址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评为枣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资料来源/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