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镇打造农村污水治理“阴平模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近年来,阴平镇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作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青山绿水,营造宜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建好厕所氧化塘,推进农村污水生态回流。积极推动厕所、污水“两大革命”,加大旱厕改造、公厕建造、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24座生态氧化塘,将并网的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氧化塘,统一氧化净化处理。近年来,共分批次建设改造无害化厕所共11346户,新建或改建农村公厕21座,对辖区内24座氧化塘进行集中整治,清理淤泥2800立方米,栽植水生植物800余平方,通过“集中排污”与“分散排污”相结合,全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80%以上,有效改善了村庄生态环境,呈现出户户建设卫生厕所、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氧化塘内生机盎然的良好局面。
二是发展循环农业园,推进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大力推广上郭星瑞生态养殖模式和东金庄循环农业模式,利用有机肥厂、沼气池、养殖污水处理设施,将养殖产生的粪污废水即时处理,生产出液体肥用于有机农作物生产,生产出沼气用于发电,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可循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量,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整治促进互融。多年来,累计搜集利用养殖粪便污水3000余吨,生产有机肥2000吨,实现有机蔬菜、有机肥料等销售收入近2000余万元,实现了养殖废弃物合理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农民致富增收“三赢”。
三是利用污水处理厂,推进工业尾水无害净化。坚持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水收集管网同步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在镇驻地南、工业园区东建设了1座日处理10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镇驻地各小区日常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企业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尾水,工业尾水经过二次处理,可直接排入河道或当做环卫保洁用水,大大提升了水资源再生利用率,较好改善了城镇周边生态环境,提高了小城镇建设水平。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以来,已将镇驻地小区和台湾工业园区近12公里的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管网系统内,累计处理净化污水近14.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