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山街道:坚持“三化”工作法 推动环境卫生长效整治
坛山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在环境整治、巩固提升上下功夫,统筹做好城乡环境巩固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逐步呈现出“点上扮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城区新貌。
一是工作落实“制度化”。立足实际,总结工作经验,借鉴先进方式方法,深入各社居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各社居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研判,全面、如实掌握辖区环境卫生总体情况。组织召开专项会议,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汇总整治意见,提高养护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出台系统整改方案,统筹解决“人、物、钱”三项问题,实行“一线工作法”,主要领导现场督导,一线办公,提出整改要求。成立工作专班,严格拨付费用,保证环卫力量下沉,明确资金使用标准,精打细算使用规划,确保将每一分钱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有序推动环境卫生长效整治管理机制常态化保运行。
二是任务划分“网格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据管理无缝隙、保洁全天候、督查全覆盖的管理思路,将环卫作业区域作为一个大格区。明确无物业小区以外的居民连片区域,保洁区域内道路、绿化带或花池、居民门前乱摆乱放区域,辖区内公厕等作为大作业区,将每个节点、每个片区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化,进行区域定岗,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确定保洁员和社居“两委”成员责任区域,紧盯目标、有效推进,实现网格化保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由突击型向日清型常态化管理的转变,实现处处有人管,处处都洁净的整治效果。
三是卫生管理“标准化”。突出“点靓、线美、面净”养护标准,推行“人工清扫+机械洗扫+洒水降尘+高压冲洗”环卫作业模式。做到路面干净无垃圾,边沟干净无杂草,树池干净无杂物,门前干净无乱放。建立环卫保洁新机制,清除保洁盲点,从“多把扫帚”向“一把扫帚”转变,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原则,规定路面六净、六无、二不清洁标准,全力将保洁任务落细落小,实施精细化管理,将“高、严、细、实”的养护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确保环卫作业常态化,夯实保洁员工作责任,确保完成清扫保洁任务,提高清扫保洁质量,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