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0年,根据《中共峄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峄城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峄法办发〔2019〕1号),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单位年度重点任务之一,细化落实到完善学法制度、重大事项法制审核、政务公开公示等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企业和群众认可。现将一年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培训,提高全员依法办事的能力。一是组织人员开展执法证申请、换证工作,组织编制《法律法规规章汇编》《执法学法辅导讲题》等材料,组织所有审批岗位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并顺利通过,做到持证上岗。二是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年年初,制定全年学法计划清单,利用“晨会+15分钟学法”和政务服务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学懂弄通行政审批、撤销、复议、听证、诉讼等流程。三是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组织人员到镇农贸市场、社区、办证大厅等场所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发放各式宣传材料。四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项普法学法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将“谁执法谁普法”理念落实业务工作和行政许可过程中。
(二)抓规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梳理本单位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权利等审批服务事项,印发《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权责清单》和《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涉企事项权责清单》,理清权责,动态调整。二是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落实《关于建立“吐槽找茬”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印发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一次性告知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政务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机制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三是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每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开展年终述法工作汇报,汇报依法履职情况,提高法治素养。严格履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求,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
(三)抓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政务服务不懈怠。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开启预约服务、疫情期间业务办理专项通道等,确保业务工作“不停摆”、为民服务“不隔离”。二是优化企业开办,规范市场准入。构建企业网上申报、部门网上审批、证章和税控设备免费寄递“零见面”的企业开办新流程,开办企业1日办结在我区已成为新常态,并创造了一例全流程12分钟办结的全省用时最短记录。三是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设置为企服务快捷绿色通道,创新容缺受理、即时审查、一事并联推进机制,全区4个项目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四是实施容缺受理,压缩服务时限。全面开展“四减一优、一网一诺一精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改革工作,避免了因“资料不齐不受理,补齐材料再受理”而造成的多跑腿、来回跑、时间长等问题,缩短了整体审批时限。
(四)抓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创新服务方法,延伸服务内涵,在市民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吐槽找茬”服务窗口,设立服务企业VIP室,组建易成(峄城)帮办代办服务队,创新帮代办个性化服务机制,实现保姆式服务。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全流程、全员参与、全领域帮办代办服务。窗口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窗口无否决权制,实施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以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制定出台具体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五)抓创新,创新实施“1+7+N”服务模式。一是深化“1+7+N”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区市民中心共进驻部门45个,一站式办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1021项;679项依申请事项实现即时办,952项事项最多跑一次。推动帮办代办,实行“好差评”机制,倒逼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二是实施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下沉。全区7个镇街全部进行升级改造,13个社区和296个有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六有一能”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将个体工商户注册等4项事项下放至镇(街道)办理。三是商事登记“跨域通办”,异地办事零障碍。与济宁任城区、临沂罗庄区、菏泽牡丹区,联合推出商事登记四市四区“跨市通办”服务模式,与徐州邳州市、台儿庄区、临沂罗庄区联合推出商事登记淮海经济区二省三市四区“跨省通办”服务模式。“跨域通办”经验做法在山东新闻联播进行了播出。
(六)抓监督,提高审批透明度。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双公示”制度,印发《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实施细则》,推行互联网监管,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的法定公示环节,将所有公示信息通过政府网站予以公开,同时在市民中心大厅自助设备上滚动播出。二是严格执行《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了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现场勘验、审查决定、文书送达、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加强执法过程记录工作。三是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执行《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了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规定了经法制审核存在超越职权、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正确等情况,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二、2021年工作打算
“放管服”改革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2021年我局将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契机,在省市区司法部门的指导下,持续深化依法行政,深化流程再造,深化标准提升,大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一)加强普法宣传,持续抓好依法行政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许可法》《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学习,运用法律手段指导窗口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审批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投诉等纠纷。二是制定普法、学法计划,每月采用集中专题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学法1-2次。每年组织局审批人员执法证办证、换证工作,严格做到持证上岗,依法审批,长期坚持。三是结合全局的工作重点和领导要求,做好法制管理、法制审核、审批公示等法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尤其是窗口审批能够依法依规地顺利开展。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抓好流程再造工作。一是优化事项承接,对接市局、区直相关部门做好改革事项所需材料的交接工作,确保改革事项顺利承接并实施。落实审批责任,切实把好审批关。要完善审批信息系统, 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确保事项接得住、用得好。二是通过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减少时限、减少材料,同步规范和引导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部门开展“三减一优”流程再造改革,全区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三是持续推进“覆盖镇(街道)村(居)、标准规范、亲民便民、一窗受理”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推进便民服务就近办。遵循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原则,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环节精准下放至镇(街道)办理。四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模式从“事项供给”向“服务场景”转变,推进自建场景系统认领,深化“一链办理”改革,推进企业、个人“双全双百”全生命周期有效落地,推动“网上可办”变为“网上好办”。
(三)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一是升级“好差评”评价系统,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以“好差评”倒逼服务升级,继续实施综合巡查制度,加强业务和服务纪律督导,切实提升市民中心服务质效。二是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重点落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围绕企业群众需求,创新跨域服务模式,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实现办事材料免交、异地发证,满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的需求。三是打造帮办代办精致版,叫响“峄办成·360°”服务品牌。围绕“群众零跑腿,360度全方位帮代办服务”服务理念,开展易成服务队窗口“标准化”着装、礼仪、业务培训。推进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帮代办三级联动服务网络,联通服务群众的民心网。四是以实施政务服务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开展审批业务培训研学,加强干部职工培养与个人成长,全面掌握工作领域的方针政策,培养审批服务工匠,着力锻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服务优、勇担当的行政审批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