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街道七十岁退役老兵:在疫情面前 党性永不褪色
“陈书记,您就别捐了,您家负担那么重,这钱您留着家里用。”2月17日下午,吴林街道七里店居的老书记陈增厚来到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大厅,找到工作人员表达想要为抗疫捐款的想法。民政办主任张姝芹熟悉这位老书记,他捐的钱,张主任不忍心接,老书记激动不已,两眼泪花,“这是我捐政府的钱。钱不多帮不上什么大忙,我只想尽自己的心意回报政府。”看着老书记态度非常坚决,张主任只好带着他来到服务窗口,将1000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
据了解,陈老书记1969年参军入伍,到了部队他表现优异,思想上进,破格三个月入团,七个月入党。1976年退伍后的他回到家乡吴林,担任七里店居副书记、民兵长。虽然今年已经70岁,但身体十分健朗。疫情发生后,他特别揪心,每天都会关注疫情防控情况。特别在得知街道急需防疫物资后,他就想着做点什么,于是他主动联系街道,将自己积攒的工资捐了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援街道疫情防控工作。
“我当过兵,是党和国家教育了我,培养了我,现在国家有难,就是自己有难,自己困难的时候,都是政府在帮忙,我只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报答,”说到这里,陈老书记像孩子一样哭了出来,嘴里反复重复着,“我自己有难的时候,都是政府在帮忙,都是政府在帮忙……”
经过详细了解,我们得知原来陈老的家庭并不富裕,而且生活压力很大。大儿子两年前生了一场大病,为了保命做了一场肝脏全移植手术,手术后,命总算保住了,可要想继续活命,每月25000元的治疗费用一分不能少。二儿子在外地打工,挣点钱也很不容易,勉强养家糊口。唯一的女儿在造纸厂上班,前两年因为厂子倒闭也下岗了。每月高昂的医疗费用仅靠老两口那点工资支撑,近两年后续治疗费花了一百多万,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更欠了不少外债,大儿子的医疗费硬是两位老人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来的。1000块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甚至还不够一件衣服,可是1000块钱对于陈老书记一家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笔了,它是一家人两个月的生活费,关键时候它能救儿子的命!当工作人员从老人手里接过这1000块钱的时候,接到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长在五星红旗下,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哪怕能尽自己一点点力量,我也不会退缩。”陈老书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