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本地特产电商销售和推广,带动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子商务逐渐普及,在推动本地特产销售及推广、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峄城区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将产业发展同电子商务相结合,助力峄城地方经济发展。
一、峄城区电子商务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峄城区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为4.35亿元,线上销售产品以燕麦片、杂粮、活瓷杯、服装等为主,其中年网零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500万元-1000万元企业2家,100万元-500万元企业28家。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并起草了《峄城区支持批零住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于获得主流平台授牌的直播基地、在我区纳统并实现年度网零额500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快递物流企业、大型智能化电子商务公共仓储配送平台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目前已征求完有关部门意见,正在进行司法审核。
(二)完善电子商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区现有区、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共22家,其中区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家,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7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4家。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峄城区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委托专业团队运营,以我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商品的销售及推广为主,同时开展电商服务、指导培训业务。
(三)培育发展新业态,电商主体不断壮大。鼓励并引导枣庄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峄州生物科技等实体企业发展电商业务。拟成立山东榴城好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整合全区特色资源,打造集培训、直播带货、“榴城好物”展销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基地。目前,合作协议已起草,正在就细节进行洽谈。
(四)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积极与枣庄硕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加快推进硕凯模塑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进度,构建模塑“研产销”一体化,整合线上电子商务平台与线下服务能力,新建包括电商中心运营场地及各类软硬件配套设施,布局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客户,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可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人。6月16日,该项目已通过区级项目评审,目前正在落实项目用地事宜。为弥补我区无智慧快递物流分拣中心这一短板弱项,积极与山东凯乐民爆器材有限公司就智慧物流园分拣项目进行对接,该项目拟占地50亩左右,项目运营后将有效整合我区物流资源,实现物流行业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运营,目前该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
(五)培育电商人才,助推电商产业发展。积极筹办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培训,面向乡村好青年、从事电商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涉及农产品上行、农产品品牌化运作、抖音营销及农副产品带货策略等内容的培训,既有理论的讲解也有实操技能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发展电子商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依托邮政公司、供销社现有快递网点,积极打造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农村末端“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寄递服务水平。2022年力争打造镇级综合服务站3个、村级综合服务点15个。
(二)加快新兴市场培育。一是积极推进国际农博展贸中心等商贸流通项目进度,规划设立电商销售区域,引入电商平台入驻,采取云直播方式加大对石榴苗木、石榴盆景、特色农产品等的推介力度,构建买全国卖全国新格局。二是利用现有石榴盆景产业集群,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石榴盆景市场发展壮大,鼓励销售大户注册成立电商公司,依托淘宝、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上店铺进行销售。引导各镇(街)通过盘活闲置厂区、利用现有楼宇等,建设一批生态完善的电商产业园区。
(三)强化人才支撑。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加强电商人才培育,邀请专业人士赴各镇街、各村、有关企业开展实地现场教学、针对性专家诊断帮助等。实施以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的村级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实施校企合作,引导峄城区职业中专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培育电商人才,承接电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订单培养。
(四)完善农村电商产业主体。建立电商产品资源项目库,引进专业营销策划公司进行开发包装产品,开发具有峄城地域特色的网销农产品,完成农产品—网销产品的转化。引导专业种植合作社,积极申请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三品一标”资质的申报认证,提高我区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