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峄城区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峄城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战略,在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坚持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使峄城区工业经济得到稳步提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6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8%,位居全市第1,工业技改投资增幅53.2%,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138.4%,分别位居全市第2、第1。
一、在做大经济总量方面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区委、区政府谋划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企业培育、科技赋能、平台升级”五大突破行动,力争到2026年,产值过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家,过十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家,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0家,过千万元民营企业达到1000家,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带动指标数据提升,拉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经济振兴突破。二是不断挖掘新增点。按照“小升规”企业及技改项目纳统培育库,重点关注年内拟升规的39家企业和21个技改纳统项目,千方百计推进月度升规企业尽早入库、技改项目尽快纳统,将优质成长型企业尽快培养成新的增长点,1-6月份,已升规企业10家,技改新增入库项目18个。三是培育成长性企业。紧盯省级“专精特新”、“一企一技术”、“瞪羚”企业培育库,实施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1-6月份实施技改项目50个,其中智能化项目13个,获批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省“一企一技术”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不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二、在实施分层发展方面
一是实施企业梯队培育突破行动。扶持丰源集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兼并重组、产业链延伸、商业模式创新、上市等,力争5年内,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助推丰源轮胎、申丰、润泰、博瑞、芯恒光、钥熠、康震、福山实业等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创意设计等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5年内10个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培育爱德士、瑞兴阻燃、地平线、雪地铝、汉芯科技、兴运源、榴源建材等成长型企业,力争5年内100个工业企业产值突破亿元。细化中型企业培育措施,分类制定企业培育计划和路线图,力争5年内1000个民营企业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实施企业提质增效突破行动。推动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实施技术改造,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补链强链改造,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实施高端化工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高端化发展技术改造。推进装备制造产业提高先进装备占比,提升集成应用水平。加快新型建材产业节能技改,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引导企业开展设备、生产、管理等业务系统的云化改造,着力推动重点设备上云。发挥好技改基金引导作用,持续推进“双千技改”工程。
三、在搭建园区平台方面
一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围绕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及各镇街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两核引领、多点发展”的特色园区集群,提高园区投资效率和产出水平,培育壮大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推动化工产业园智慧化园区提升、供排水提升改造等一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承载平台。力争5年内,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过200亿元,化工园区实现产值过150亿元。二是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深化与西安交大、山东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产业研发合作,建立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鼓励企业加大开发新产品力度,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四、在强化政策扶持方面
一是聚焦政策兑现。聚焦企业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不断完善区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共兑现2021年度企业奖励资金796余万元。二是聚焦政策宣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扶持政策宣贯,地毯式、拉网式铺开政策惠及面,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线上“山东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政策宣贯大会”等,助力企业“知、懂、用、享”惠企政策;借助区工商联组织的全区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训会,向企业宣贯助企发展扶持政策;制定、发放政策汇编,深入企业条目式宣传助企扩需、证照简办、财税扶持等政策措施,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聚焦干部配培。加强工业经济管理干部配备、培养、使用,每年各镇街、区直工业企业分别选派1名35岁以下的年轻同志到工业经济振兴突破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参与工业运行、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民营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计划5年时间培养100名懂政策、知企业、会管理的干部队伍,目前第一批15名同志正在轮岗锻炼。
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