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案》收悉,感谢对科技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峄城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紧紧围绕全区发展重点,主动担当,抢抓机遇,全力打好“工业倍增”主动仗,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工作成果显著。
一、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
(一)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023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1家,初步筛选30家企业拟申报2023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21家企业完成前两批高企申报,申报材料已上报至市科技局。
(二)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目前1家企业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家企业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第一批区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加快推进科技人才引育。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与海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合作,进行高层次人才申报。2023年,6家企业申报HJ计划,其中5家企业的申报材料已上报至科技部;2家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材料已上交至省科技厅;3家企业申报枣庄英才,1人已完成现场考察阶段。
(四)扎实推进科技项目突破。围绕我区“6+3”产业创新需求,精准组织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助推产业链升级。认真梳理各项科技项目,对照国家、省、市下达的项目指南要求,及时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2023年,推荐王老吉(枣庄)石榴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等6个峄城区特色项目入库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山东榴源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吉美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已完成乡村提振项目现场考察。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更新观念,强化服务职能。一是充分认识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意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主动强化科技服务职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主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动员和整合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平台、政策解读、贷款申报、创新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并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由注重为单个企业服务,转变到更加注重为全区企业发展的服务。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各项科技资金,落实奖补。大力宣传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申报的企业开展专题辅导,提高备案通过率,帮助科技型企业破解资金难题,促进科技型企业良性发展。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流动,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功效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二是持续抓好科技型企业培育。用好“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细落实。深入调研企业对科技人才及技术的需求,精准实施一企一策招引工作,帮助企业了解申报要求、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企业申报认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三)加强企业科研队伍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引导企业通过创新载体建设,柔性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做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及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二是实行人才和项目并重,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科技人才和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本土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合作、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重点引进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争取国际合作,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
总之,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企业规模,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都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区科技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加速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峄城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美丽富强幸福新峄城贡献科技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区的科技工作。
峄城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