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农村电线杆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及分析
农村公路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公路网络的基础。是我城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区目前村村通公路,在发展乡村农村公路上做了许多工作,破解了很多的难题,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建设里程、工程质量也有了质的跨越,但制约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前的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缺陷,道路安全隐患较大,部分地区为了节约资金,农村公路仅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硬化。原来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很多农村的道路不同程度存在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等情况。转弯半径不足,视线不良,临坡、临河而建的现象十分普遍。因为地形或者资金投入等原因,大部分农村未按“路肩4.5米,路面3.5米”的标准执行,只修有3.5米路面。多处地段未按照200米设置简易会车点,农村公路上的“会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交通阻塞和事故频发极大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2.农村公路损毁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近几年为农村建房提供服务的建材运输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限超载现象,对农村公路损毁严重,白天还能看见坑洼,晚上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3.农村公路重建轻养,农村道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公路边沟杂草丛生,边沟旁树叶茂密,路两边没有路肩成了悬崖式公路等现象。缺乏建设、养护管理的综合手段。日常养护工作也因此无法顺利开展,长此以往,必将造成资金的重复投入以及道路因路况恶化而引发的重复建设。
4.群众使用、护路意识淡薄。有的还在道路上堆物占道,打场晒粮,给农村公路安全通行带来了许多隐患。
二、思考与建议
为了让乡村道路变得更宽更美,让农村变得更加舒适宜人,现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提出几点建议:
1.组建道路养护队伍,承担起农村公路养护任务。各乡镇要考虑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帮村级部门解决一部分养护经费,交通部门积极协调,如果能向上争取部分养护经费就最好。
2.积极摸排,开展乡村道路维修工作。保持农村公路沿线优良通车环境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目前,应发挥乡(镇)人民政府的作用,由乡镇道路交通管理员、村级和公路沿线群众对本镇乡村道路进行摸排、上报,明确哪个路段有坑洼需要修补、哪个路段损毁严重需要重铺等等。
3.开展道路清理、整理工作。充分发动乡、村两级和公路沿线群众,对穿村过街路段进行治理,包括路肩陪护、两侧杂草清理、占道堆物的清理等,确保农村公路路容路貌有大的改观,切实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路域环境。
4.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政策法规,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乡村道路建设资金保障政策,是保证乡村道路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5.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责任主体。建议乡村道路地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道路交通管理员负责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管理。
6.要积极寻求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逐步改变低效率低质量的养护管理局面。实现从农村道路行车顺畅、初步具备道路排水、抗灾等功能。
7.需要重建的路段,要抓好建设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落实路基,基层,面层三个阶段的验收制度。路基要夯实,水泥标号、砂石配比等要符合要求。
阴平镇人民政府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