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动全区工业经济低碳转型的建议)

第105号

时间:2025-06-30

***委员:

您提出的建议《关于推动全区工业经济低碳转型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支持。经商,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建议3条,其中涉及我单位3条,涉及协办单位0条,已采纳落实3条,落实率100%。

一、强化政策引领,激发绿色转型新动能。一是梳理整合国家、省、市各级绿色低碳惠企政策,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专题培训,积极组织6家企业申报2025年省、市级技改奖补,目前均已提交申报材料,分别进入省厅、市局审核阶段。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低碳改造,积极培育绿色服务机构,提供绿色诊断培训等服务,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绿色化转型。今年,申丰水泥、润泰、泰瑞等3家企业入选2025年市级“绿色工厂”。三是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服务产能置换技改项目,积极指导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政策支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重点推动华沃(山东)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置换项目(含11.5MW余热发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等技改项目快建设早达产。

二、强化技术支撑,打造数字转型新引擎。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家,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材料已进入省厅审核阶段。二是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深化。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设计优化和提升,创建一批工业设计中心,推动仓储物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2025年,地平线、雪地铝等6家企业入选基础级智能工厂,中盛纸业、钰霖包装2家企业入选先进级智能工厂。

三、产业协同链:构建绿色发展新生态。一是雁阵培育强梯队,生态赋能促跃升,深化服务引导,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2025年新认定省“专精特新”企业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4家、9个项目入选省技术创新项目。二是数实深融强底座,助企上云促转型。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坚持以“数实融合”为主线,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促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融合应用等方面不断加力。三是二产协同强石榴,扩规提效育集群,借助石榴产业开展以企招商,大力招引石榴产业上下游企业落地峄城。目前,招引落地美果来上游企业山东玉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及晟世榴芳(山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石榴萃取深加工项目落地。强化产品创新研发,石榴特膳食品、红参石榴胶原蛋白、石榴蒸馏白酒等20余种新产品成功上市,石榴深加工产品涵盖石榴饮品、食品、化妆品等10大类46个品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聚力“稳运强基”行动,实施“抓提升育百企”工程。持续加强对全区工业运行的前瞻性预判和综合性分析,建立事前预判常态化调度、事中跟进督导帮包、事后复盘月度总结3个机制,用好可拉动工业产值增长的项目等“稳运强基”行动清单,精准分析把握工业运行形势,力争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8%。二是聚力“智造升级”行动,实施“促技改强百企”工程。大力推动技改项目建设,建立技改项目服务专班,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结合续建、实施、谋划技改项目等“智造升级”行动清单,实行“动态监测项目进度+精准切入帮扶措施”,推动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达到100个以上,工业技改增幅10%。三是聚力“育企成林”行动,实施“送政策惠百企”工程。以政策赋能构建“抓大、育新、扶小”的梯度培育链,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分层施策,为头部企业强根基、腰部企业壮筋骨、小微企业添活力,实现“育苗—施肥—成林”全周期培育,力争全年获批市级以上政策、荣誉企业达到100家(次),实现“百项政策荣誉争创”目标。

感谢贵委员对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心支持!我们将持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建议落地见效,欢迎继续监督指导。

    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