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利市民 | 峄城区图书馆数字建设新突破
近年来,峄城区图书馆积极响应数字政府建设,探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运用,依托“峄图”平台将读者通过自助化设备自动生成的纪录,进行统计分析,准确的解析读者年龄结构和阅读倾向,为图书馆采购以及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提供客观依据,也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现多元化、便捷化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持。
1.打造“手机亮证”服务
峄城区图书馆积极打造“手机亮证”服务场景,成为全省首个可通过电子证照实现注册办理借书卡到图书借还一条龙服务的图书馆。图书馆引进的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开发了“峄图”大数据平台系统,支持“爱山东”APP电子证办证,设备可读取读者手机终端“爱山东”APP上的二维码信息,自动关联到读者身份信息,即可办理业务。《枣庄日报》于12月3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2.打造“刷脸亮证”服务
馆内的自助借还一体机可直接通过人脸识别,只要动手指点一点、扫一扫,就可以把书“放进口袋带回家”。 不仅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学生和市民,还为图书馆增添了新鲜的科技感。
云屏数字借阅机内置数万册的数字图书,可支持在大屏上直接进行阅读,也可在大屏上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内置WIFI功能,下载时不耗用个人手机流量);
电子阅报机还原原版报纸报刊的阅读体验,更新速度快,实时感知报纸更新情况,同时接收来自多家的数据,实时了解全国报刊。
4.打造“数字朗诵阅读空间”服务
“朗读亭”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走近每个朗读者身边,成为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读者们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