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阴平镇“五个一”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来源: 峄城区阴平镇时间: 2021-10-20

近年来,阴平镇通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推进农业、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一幅“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阴平镇文旅融合典型做法今年5月份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一是造好“一个基地”,弘扬“红色文化”。近年来,阴平镇依托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一园三馆”(阴平烈士陵园、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镇志馆、红色记忆馆)特色格局,打造了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文峰烈火·红色足迹”红色文化旅游体系,年均接待红色研学参观团体和各地游客10000余人次。阴平“文峰烈火·红色足迹”党史教育基地被评为山东省第四批党史教育基地、枣庄市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

二是种好“一片枣树”,挖掘“枣园文化”。阴平镇深挖枣园历史文化,加强枣园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打造万亩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公园式枣林景观,全力擦亮峄县古枣园品牌。积极推进枣树品种改良和枣疯病防治,改良枣树品种6000多棵,面积300余亩,新扩植“灰枣”“梨枣”等优良品种1000亩。投资200余万元,完善峄县古枣园硬件设施,积极争创3A级景区。阴平万亩生态古枣园两次登上了央视频道,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累计销售鲜枣256吨,销售额达289万元,寄出鲜枣、干枣礼盒6.8万余箱。

三是制好“一支毛笔”,传承“非遗文化”。阴平镇以发展鲁笔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着力建造山东鲁笔博物馆,打造出了一张独具阴平特色的文化“金名片”。依托鲁笔产业文化基地,今年又投资50余万元,建设了鲁笔传习所、研学游“鲁笔课堂”等,建成了集“产、学、研、展、销、游”于一体的鲁笔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阴平镇毛笔企业年产毛笔300余万支,产值8000余万元,利税400余万元,远销日韩、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等20余个国家地区。

四是建好“一个园区”,展示“农耕文化”。阴平镇依托先进的智能温室大棚技术,以现有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等为基础,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了集生态种植养殖、良种培育、科技示范于一体的阴平镇东金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有机蔬菜种植、农产品销售、农事体验采摘等多维融合,闭环发展。2021年,园区就接待采摘游玩人数8000余人,实现五彩西红柿、彩椒、牛奶草莓等有机农产品销售额近200余万元。

五是旋好“一张粉皮”,开发“美食文化”。近年来,阴平镇积极传承“舌尖上的非遗”,引导石泉粉皮加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开发红薯、绿豆、马铃薯等新品种,筹建“石泉粉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集中展示鲁南地区的“乡土味道”。目前,石泉粉皮年产量20余万斤,年销售额2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2020年11月,阴平石泉粉皮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石泉西村入选2020年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名单。

供稿: 峄城区阴平镇    来源:峄城区阴平镇   审核人: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