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中医院顺利举办第六届中医膏方文化节活动
“尝尝热腾腾的膏方,再找北京来的专家把把脉,等会儿再去贴个三九贴,这个冬至过得既健康又充实。”正在区中医院门诊大厅品尝润肺止咳膏的市民东女士高兴地说道。
12月22日上午,峄城区中医院第六届中医膏方文化节活动正式开启,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让广大市民感受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治未病”中的独特魅力,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活动现场设有专家义诊区、膏方现场制作区、膏方免费品尝区、中医养生保健体验区、中医保健茶饮品尝区,开展健康义诊、用药咨询服务,专家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市民答疑解惑,同时免费为市民提供血糖、血压检测和中药茶饮等,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古语云:“一勺膏滋,十碗汤药”。膏方,又叫膏滋,在我国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于汉唐,到明清时更趋完善和成熟,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为目的,具有补虚扶弱,治病纠偏,补中寓治等多种特点。中医认为,顺时调养,在秋冬季节服用膏方进补,可以促进营养吸收、储藏更多精气,对调理身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中针对人群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调理。膏方主要有五类适用对象:老年人、女性、儿童、慢性病人和亚健康人群。
与膏方节现场同样火热的还有针推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儿科、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内的三九贴贴敷现场,前来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除了贴敷“三九贴”,还有很多人排队体验“三九灸”、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
“我原来一到天冷的时候就容易咳嗽,已经连续在中医院贴“三伏贴”和“三九贴”四五年了,现在到了冬天身体明显感觉好了很多,中医真的需要多传承和宣传,让大家多了解。”市民李女士表示。
冬天的“三九”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根据中医“冬病冬治”的原则,此时进行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起到扶正固表、调节阴阳、抵抗外邪的作用,达到治愈慢性虚寒性疾病或抑制其复发的目的。
峄城区中医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已成功举办六届膏方养生文化节,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