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枣庄日报2021.3.2】非遗独杆轿

来源: 峄城区委宣传部时间: 2021-03-02

 

民间艺人在台儿庄古城向游客表演“独杆轿”

相互切磋“独杆轿”的表演技艺

“独杆轿”吸引游客

演出间隙补妆

“独杆轿”巡演

民间艺人杨廷轩(前左二)在演出前检查表演时用的竹竿质量

寻文波 吉喆 摄影报道

新春期间,台儿庄古城热闹非凡,踩高跷、竹马、舞龙等社火巡游表演各具特色。来自峄城区坛山街道的民间艺人向游客轮番表演“独杆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独杆轿”是根据清代乾隆年间峄县(现为峄城区)知县张玉树为政清廉、爱民如子真实故事而创作的民间舞蹈。2009年9月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独杆轿”起源于峄城区,流传鲁南和苏北地区。其表演时,由两名“轿夫”抬着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县官”手捧大印坐在竹竿上,“轿”前有两名旗牌手,旗牌上分别写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字样。出演者皆着戏装,扮相为老旦、青衣、娃娃生、娃娃旦等。唢呐乐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开道,演奏的乐曲集地方戏曲、秧歌调、拉魂腔、柳琴戏等为一体。“轿”后有2名随从,用竹扁担挑着五谷杂粮、水果及鱼鳖等地方特产。

在表演行走过程中,随着唢呐伴奏的旋律和节奏,轿夫、旗手步调一致,左右徘徊,表现出上岗、下坡、快进、慢行等,“县官”在竹竿上翩翩起舞,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给人以惊险、滑稽的艺术之感,使人叹为观止。

参加演出的民间艺人杨廷轩向记者介绍说,“独杆轿”表演技艺关键是坐在竹竿上的“县官”和两名抬竹竿的“轿夫”。“县官”坐在竹竿上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以及竹竿上下颤动,“县官”“轿夫”必须配合默契,稍有不慎,“县官”极易从“轿”上摔下来。“独杆轿”重新走上演出舞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链接: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103/02/node_04.html

供稿: 峄城区委宣传部    来源:峄城区委宣传部   审核人:王擎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