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2022.1.27】争先进位 追赶超越——枣庄市峄城区“工业强区 产业兴区”攻坚突破纪实
在总投资20.6亿元的氨基模复合材料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建设工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里,一瓶瓶石榴饮品离开生产线,运往全国各地;汉旗、汉芯、芯恒光等芯片类企业不断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这一个个项目犹如精美的琴键,发出峄城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战略的最强音。工业强则峄城强,工业兴则峄城兴。峄城工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离不开产业的集聚发展,更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引进。
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牢固树立“快就是大局”的理念,坚持“大抓工业、抓大产业”鲜明导向,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提速”的奋进状态,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紧盯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优势经济,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融合发展:“石榴+”迈向百亿级
“你看,这个红罐凉茶就是用枣庄石榴鲜果生产的石榴汁饮品。”近日,在轰隆隆的机器运转声中,枣庄市峄城区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负责人刘广亮在饮品生产车间认真检查刚刚下线的石榴饮品。除了王老吉石榴汁饮品外,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同时还在生产白云山石榴口服液,这个总投资20亿元的石榴产业项目,签约7个月后就开始了试生产。
峄城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近年来,峄城区按照“夯实产业基础、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内容”的发展目标,精心培育石榴特色产业,展现区域特色,外延石榴文化,突出产业效应,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谋划提出“大规划、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大旅游、大统筹”的工作思路,努力培育百亿级石榴产业集群。
峄城区立足石榴资源优势,峄城区以石榴产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条。做好扩种、项目建设、技术指导与配套服务。持续扩种优质石榴,推进品种更新。打造大理峪种苗繁育基地,年扦插繁育良种石榴约15万株。获批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7个,荣获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制订山东省团体标准2项。举行峄城石榴气候品质评价发布会,宣布2021年度峄城石榴气候品质为“优”。巩固“峄城石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双认证品牌优势,成功申报石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大以石榴为特色的产业招商力度,投资1.2亿元的同兴食品完成主体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的豆制品加工基地。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成试生产。扶持美果来石榴汁、亚太石榴酒、峄州石榴茶等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对现有产品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建设5G石榴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实现石榴产业的数据赋能,推动树立峄城区在石榴产业的领先优势和领导地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与枣庄学院共建“功能性石榴汁饮品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石榴产业融合与升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枣庄市首批“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认定名单。“美果来”品牌石榴汁成为江苏金陵集团和北欧航空公司定制产品,入选“山东品牌高铁行”。石榴精酿啤酒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赢得消费者青睐。
产业深耕:澎湃发展新动能
“我们制订了‘工业强区 产业兴区’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及培育壮大六大特色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了攻坚突破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提出了优惠政策20条、营商环境25条,拿出真招实招,投入真金白银,弘扬攻坚士气、激发突破动力。”峄城区委书记张熙滨说。
近年来,峄城区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强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预计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16年增长71.26%。丰源集团打造“产业相连、优势互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福兴集团债务包袱有效化解,对外合作高质量推进,逐步实现转型提质。丰源轮胎累计出口38.69亿元,连续多年是全市冠军。华沃水泥、申丰水泥等企业稳健成长,实力显著增强。培育壮大“六大特色产业”,多向发力提速产业质变。峄城经济开发区打造“园中园”“特色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芯片封装测试全省领先。峄城化工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化工产业园,氨基模复合材料产业园、博瑞原料药、康震高端原料药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落地建设,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蓄势待发。积极实施“双千”工程,设立产业引导基金2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14个,总投资2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6家,完成股份改制企业22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8家。获评“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平台6家,获批发明专利145项。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柔性引进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6人。
引凤筑巢:营商环境磁场强
去年上半年,山东铭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顺利完成以“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货物线上付汇程序。这也是峄城区首个以“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货物顺利完成线上付汇程序,实现了峄城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零突破。“我们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落地生根,得益于峄城区各级的支持和帮忙,我们关起门来把企业自己的事办好,其他的事都由政府部门协调解决。”山东铭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长涛说。这家来自新加坡的企业主要生产数控机床等设备,九成以上产品出口。
近年来,峄城区服务能级不断优化,建成启用区市民中心,43个部门、74个窗口、1021个事项入驻。实施“双全双百”工程,推进“一窗办理”“一链办理”,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拓宽政务服务就近办、异地办“朋友圈”,“跨域通办”范围扩大到20个省197个区县。开发建设“峄办成”平台,提供“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创建“医保峄云”,实现参保群众“掌上办”“码上办”。倾力打造“政策超市”,成为服务企业群众的“政策活字典”。招商能级有效转化。在全市率先发布“山东峄城开放合作热力图”,实施驻点招商,全力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累计招引项目12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7个,到位外资实现“五连增”。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四个一批”机制,完善“标准地”出让、项目审批承诺制度,“拿证即开业”“拿地即开工”成为新常态,95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改革能级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成立峄州投资集团、峄洺科技公司,完成榴园粮油混改,推动宏达公司市场化转型,国有经济焕发新活力。农村改革扩面提质,率先挂牌成立全省第一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素改革先行先试,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释放“营改增”减税红利,兑现减免各类税费16.99亿元,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力;探索完善土地评估体系,挖掘土地潜在价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全省排名稳步前移。
好的营商环境,使峄城区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目前,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正加速推进,更多的企业也在谋划着发展与未来,不断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把事业做大做兴做旺,打造“百年老店”“百年企业”。
总投资20亿元的博瑞生物医药项目,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0余亿元,实现利税10余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总投资5800万美元的芯恒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掌握芯片自主研发设计核心技术,封装工艺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园区总投资20亿元的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其单体连栋智能玻璃温室面积18万平方米,规模亚洲第一。
峄城区延伸石榴产业链条,培育集石榴种植、加工、科研、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
(赵峰 汤锦阳)
链接:http://paper.dzwww.com/ql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