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2022.9.30】产业织锦绣 满目丰收景 峄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掠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9月的峄城,葡萄紫、石榴红,玉米金黄、秋桃青翠,组成丰收最美的色彩。有耕耘处皆有丰收,丰收不仅在希望的田野,也在机器隆隆的车间,在人来人往的办事大厅,在星光跳动的数据地图,我们一起走进峄城,看丰收有哪些颜色......
碧绿:
现代产业体系动能强
“去年我们新上了3座玻璃钢化炉,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今年年底企业还有扩大产能的计划。”谈到新上的技改项目,山东榴园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田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山东榴园玻璃有限公司是峄城区六大特色产业之一,目前,该公司年可生产各种玻璃产品260万平方米,产能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围绕“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的发展路线,峄城区以高端化工、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文旅康养和特色服务业为代表的六大特色产业集聚成势,汉旗、汉芯、芯恒光等芯片类企业规模初具,芯片封装测试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康震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氨基膜、博瑞原料药项目试生产,高端医药产业优势初显。
蓬勃的产业成长于优势项目,立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新签约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目前投资1.48亿美元的芯恒基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3.2亿元的鲁班芯掌静脉识别模组、投资3亿元的宝芯指静脉终端设备生产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实施“双千”工程项目43个,累计完成投资17.84亿元。推动企业升规发展,净增小升规企业33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6家。
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丰源集团产值突破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中,获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19家增加至2021年63家,超额完成市对区下达的任务。
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果,成功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项,完成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验收3项。享天空科技公司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力源铁塔获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填补了峄城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工作站领域空白。积极推行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加速与市场接轨,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开放主平台作用;科学界定开发区功能分区,探索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4个产业园。
各化工园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园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园区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危化品专用停车场、综合管廊、丰源给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有序推进,为打造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创造了更优发展基础。
金黄:
优质营商环境回报丰
“我是一名旅居国外的宝妈,感谢家乡为我提供的精准高效服务,让我顺利拿到了企业营业执照。新的一年,我的海外创业之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近日,峄城区收到了一封漂洋过海的感谢信。远在德国的枣庄人周园创办跨境电商企业时,在德国的企业注册证书迟迟没有申报成功。为帮她解决困难,峄城区启动了“云帮办”服务,利用“峄办成”掌上政务服务平台顺利为其办成了营业执照。周园将企业落户在了峄城区返乡创业园区,享受到了“一对一”精准服务。
近年来,峄城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受审分离模式改革,实施“政务+市场”新模式,窗口办事效率提高94%。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71项,可网办事项率100%,线上最多跑一次率100%。精准赋权助力“双十镇”建设,下放区级政务服务事项29项。对标先进地区做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5条举措,落实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深化商事登记“易开办”,启动企业开办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加快“不见面”开评标系统应用,实现全链条闭环审批。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范围扩大到20省197县区。打造政府网站“政策超市”,上传惠企惠民政策5000余条。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兑现各类税收优惠5.236亿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共识在全区进一步凝聚。
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峄城区创新打造了“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把执法、服务下沉镇街,瞄准治理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执法,集中“会诊”,根据职责“事不完、人不走”,解决了镇街有心无力,部门推诿扯皮的问题,疏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2021年以来,峄城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被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榴乡诉递”改革案例被山东省委改革办在全省发文推广并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实现了枣庄市改革品牌的新突破。峄城区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荣获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
火红:
石榴硕果累累乡村旺
眼下,峄城区榴园镇近十万亩石榴进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的石榴树上一片火红。“我在这种了30多年石榴,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今年种的石榴品种‘秋艳’还没等上市就被抢订一空。现在政府大力发展石榴产业,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园子里采摘、观光,多余的果子就卖给周围的石榴加工厂,等于是双保险。”果农李志保说。
近年来,峄城区立足石榴资源禀赋,将石榴产业发展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推动石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条。2021年,峄城区获批1000万元额度石榴融创产业园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为全市农业项目之最。石榴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再突破达到406份。成功培育出2个软籽石榴新品种‘赤艳’‘红烛’,并获得了国家林草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荣获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制订山东省团体标准2项。
为进一步把石榴的价值“吃干榨净”,近年来,峄城区一直谋划延伸石榴产业链条,鼓励招引企业研发生产高端石榴衍生品。其中,2021年与广药集团合作建设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计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产业园主打高端石榴饮品、化妆品、养生保健品等“石榴+”新产品。根据规划,产业园三年内将完成石榴饮品、石榴酒、石榴化妆品、石榴大健康产品4个生产基地和石榴产品研发、综合检测工程技术2个中心,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王老吉生产基地。
为全面实现石榴产业的数据赋能,峄城区创新建设5G石榴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动树立峄城区在石榴产业的领先优势和领导地位。
石榴红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密码”,围绕打造田园慢城旅游圈,峄城开发创新文旅项目,整治提升村庄生态环境,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研发系列文创产品,举办重大赛事活动,如今的冠世榴园景区华丽变身为“云深处飞行小镇、水起云墅、石榴融创园、水木石田园综合体、中华石榴博览园、石榴盆景特色产业园”“新六样”,逐步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冠世榴园匡衡故里”旅游品牌不断擦亮。 (刘明月)
链接:http://paper.dzwww.com/ql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