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2023.7.13】峄城区全力抓好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工作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时间: 2023-07-14

7月13日下午,枣庄市峄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新闻发布会,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执法支队峄城大队大队长杜忠泽作新闻发布。

杜忠泽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力抓好全区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工作。

日常执法监察

峄城区自然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执法监察巡查方案、计划,实行动态巡查机制。设置两个日常巡查小组,责任到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巡查、日间和夜间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全区执法巡查工作,加大对重点监控区域的巡查密度和频次。对擅自占用耕地、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等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及时立案、依法查处。

2023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自然资源执法巡查80次,夜间巡查20次,配合各镇(街)及相关部门联合执法12次,查处土地违法23宗、林业违法2宗,申请法院非诉执行7宗。

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

2023年我区共收到枣庄市土地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下发省提疑似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4批,45个图斑,下发面积28.75亩(其中耕地26.3亩,基本农田14.45亩)。

经统计,2020年7月3日以来全区发现新增问题43个,耕地67.03亩,已完成整改24个,剩余问题正在加压推进整改,全区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持续减少。

自然资源卫片执法检查

峄城区2023年1-6月份共收到自然资源部下发土地卫片图斑117个,图斑监测面积572.75亩,其中耕地面积231.92亩。

2023年1-6月份共下发矿产卫片图斑6宗,经过外业举证和内业分析填报,6宗图斑判定为合法,1-6月份矿产卫片数据已上报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系统,正在进行省级审核。

经统计,2023年全区已完成117宗卫片图斑的核查,整改违法用地9宗,整改违法耕地30.01亩。

执法信息化建设

全区依托“铁塔”平台建立了矿产资源执法监控指挥中心,明确专人负责,对辖区内盗采易发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以前,受执法人员、车辆有限及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对矿产资源盗采易发多发的山区、偏远地区的非法开采行为,既有难以看到的问题,也有发现不及时、存在监管死角的问题。系统投用后,对盗采易发多发区域能做到一览无余,真正做到了“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有力打击了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实时掌握动态,有效遏制了非法开采的不良态势。2023年上半年共收到市监控指挥中心推送疑似问题线索7条,均已按时上报办结。

    峄城区网络安全保障中心互联网舆情和应急指挥工作室主任汤锦阳主持,峄城区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股股长张开亮,峄城区自然资源局执法大队张骆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目前全区的耕地保护宣传进行得轰轰烈烈,我想了解一下,最近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和处置的工作要求和任务是什么?

张开亮:

工作要求是:

1.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各镇街和村居,要提高站位,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统筹各级力量,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共同推动,确保完成。

2.全面摸清底数,积极稳妥推进。按照上级下达任务明细。逐图斑分析、研判,依法依规核实处置,总体稳定、局部处置,实事求是的进行整改和补划。

3.注重方式方法。要多宣传,将告知书,一封信发到群众手中,防止简单化。试点推进,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动。

4.按时完成处置,二上非耕地7月底处置完毕,0.5米影像8月底,9月初汇总初步成果。

工作任务是:

明确本辖区非耕地情况、需就地恢复整改和拟调整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规模、来源与分布、恢复计划安排等,并依据核实处置情况形成矢量数据和报告。

记者:请介绍一下,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张骆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织紧织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先后修订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强化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和保护,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突出问题体现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制度边界,严格法律责任,加大了对非法占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是大幅提高了罚款额度,主要目的就是对违法用地行为体现重罚,以起到有效的震慑、遏制作用。

大幅提高罚款额度

对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原来规定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这次将罚款额提高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增加了“非粮化”处罚

对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或者挖塘养鱼的处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原来没有处罚规定,属于“倡导性”条款。这次新《条例》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占用面积处耕地开垦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加大了违法成本,严格了法律责任

对阻碍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违反《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请问峄城区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在严格耕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杜忠泽: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根在耕地。我们聚焦严肃查处的核心职责,全面落实“严起来”的工作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

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盗采易发多发区域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密度、频次,上半年共开展日常执法巡查80次。

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严格按照违法占用耕地“双清零”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严格执行“月清”工作规定,当月图斑下月核清,严把数据真实关;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镇(街)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对违法用地问题坚决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全力整改消除违法状态。今年以来,全区已完成117个卫片图斑的核查与违法用地整改工作,整改违法耕地30.01亩,我区已连续十年实现卫片执法“零约谈”“零问责”。

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加大疑似图斑线索的核查力度,及时发现新的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新增问题,及时消除违法状态;加强检查通报,压实整改责任,扎实推动问题整改。2020年7月3日以来全区发现新增问题43个,耕地67.03亩,已完成整改24个,剩余问题正在加压推进整改,全区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持续减少。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守护好我们的耕地,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长远目标,也是时时刻刻不容懈怠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好耕地、端牢饭碗!

(记者 张环泽)

链接: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3_1164075.html

供稿: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审核人:朱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