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声政语” 润企心——枣庄峄城政企交响共绘民营经济新图景
枣庄市峄城区锚定营商环境领域,以“榴声政语”创新实践优化营商沃土。从筑牢廉洁防线到畅通政企沟通桥梁,峄城区以务实举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注入强劲清风。
在峄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讲堂内,一种崭新的政企对话模式正焕发勃勃生机。台上,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台下,发改、工信、税务、审批服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凝神倾听、认真记录。这幕政企深度对话的场景,是峄城区“榴声政语——企业家客座导师讲堂”的日常剪影。讲堂已举办四期,每期围绕一至两个关键产业或共性难题,让企业家当“导师”、干部做“学生”,精准疏通民营企业发展堵点。
通脉・政策直达:用 “精准滴灌” 打通惠企 “最后一米”
讲堂的设立,正是峄城区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内核的深刻实践。它直击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将政务服务前移,变“被动响应”为“主动破题”。在这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宣讲者,而是带着耳朵和办法来,现场解读政策、回应关切。
“‘榴声政语’搭建了企业与部门互通交流的崭新平台,将充分倾听企业家心声,秉持‘企业需求就是工作号令’的理念,做到不让政策停在纸上、不让问题过夜积累、不让企业孤军奋战,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峄城区副区长王震、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玉伟参加完第一期讲堂后说。
当一位石榴合作社负责人提出“手续难跑”的痛点,峄城区迅速响应,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服务宗旨,将政务服务改革的触角深入冠世榴园腹地,在贾泉村设置“红石榴政务服务驿站”,开展“石榴盆景电商一件事”主题服务,织密“1530”政务服务圈,让榴农“足不出园”即可享受高效服务。这精准一击,正是“榴声政语”讲堂“企呼政应”机制的生动写照。自石榴盆景电商“一件事”推行以来,先后有31家合作社破土而生,200余家电商蓬勃崛起,带动2万余人端上“石榴金饭碗”。2024年,峄城石榴盆景盆栽总产值突破6.5亿元,石榴盆景借电商东风远销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清障・环境焕新:以 “刀刃向内” 破除发展 “中梗阻”
讲堂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问诊把脉,疏通发展堵点。它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问题发现与解决闭环。企业家成为“‘峄办成’政务服务顾问”,他们卸下包袱,畅谈真实困境;职能部门直面问题,现场承诺、限时办结。某期聚焦“准入不准营”难题,企业家直言某些行业许可办理繁琐。峄城区坚持刀刃向内,深化“证照联办”改革,将服务场景拓展至“企业变更”领域,企业设立与高频许可事项联办率跃升至50%以上。
位于峄城区的晟世榴芳(山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加工8.5万吨石榴的生产线及配套研发中心的石榴饮品生产项目,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的工作流程,帮代办团队在项目筹备阶段主动介入,7个工作日便顺利完成。该企业在梳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相关材料时,帮代办人员发现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标准理解存在偏差,立即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优化车间布局和生产流程,助其后续验收少走弯路。预计该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
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施“无感办”服务新模式,梳理完成涉及行政审批、人社、残联、退役军人等六大领域的22项服务清单。主动为全区6家符合条件、即将到期的幼儿园完成许可证延续审批,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这种“靶向治疗”,正是讲堂推动“企事有解”的硬核实践。
今年“六一”前夕,峄城区爱的堡幼儿园负责人宋青青拿着崭新的办学许可证,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说:“真没想到,许可证快到期了,我们还没申请呢,新证就办好送来了,真是服务细无声!”
聚力・产业跃升:靠 “协同赋能” 激活升级 “新动能”
“榴声政语”的价值链不止于答疑解惑,更在赋能生态,激活创新动能,成为产业协同创新的催化剂。石榴产业是峄城特色名片,围绕其“延链补链强链”需求,讲堂多次成为石榴产业链企业交流碰撞的舞台。企业家分享前沿趋势,峄城区成功揭榜全省2025年度“石榴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一件事’”攻坚课题,创新实施“1185”联合审查模式,推动石榴产业项目全链条审批提速,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486件,承诺时限内办结率100%。打造红石榴直播间,邀请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直播团队为榴农教授直播技巧,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结对攻坚”,实现技术共享。政企同频共振的生态,有效推动了“小石榴”向“大产业”的华丽转身。
“为了让品牌传播得更远,新建的车间都嵌入了直播间,能直观展示咱枣庄石榴品牌的硬实力。我们在品质与竞争力上始终坚持长期主义,让‘枣庄石榴’成为枣庄骄傲,让‘中国石榴之乡’的金名片更加闪耀。”吉美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广亮说。
“一颗石榴百样甜,链上生金产业兴!”自去年峄城区创新推行石榴深加工项目开工“一件事”以来,先后有30余家石榴深加工企业落地建设,石榴深加工产品增加到十大类46个品种,石榴饮料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2024年,石榴总产值达到42.2亿元,增长15.6%,冠世榴园区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0.8万元。“红石榴”成为百姓的“致富果”,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领航・实干筑基:凭 “党建引领” 把稳改革 “方向盘”
讲堂的活力与成效,根植于峄城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的持续改革土壤。该区持续扎实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按照国家和省市“一件事”工作部署要求,印发实施了《峄城区2025—2026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全区政务服务改革扩面增效。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始终坚持党建领航,创新落实“党员+窗口”常态化联系帮包机制,让审批窗口成为党旗最红的“坐标”。他们选树首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服务、特别能奉献”的“四特”服务标兵10名,锤炼务实作风、激励担当作为。1537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标准化事项”管理,可网办率100%,全程网办率高达97.6%;电子营业执照深度应用,实现设立、变更、注销及高频涉企场景“一照通办”,新设企业电子执照发放率达99%。这些扎实的基础建设,为“榴声政语”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务服务如润雨,民营企业似新苗。”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孟庆祥说,“我们每优化一个流程、精减一份材料、缩短一天时限,就能让企业轻装快跑好几步。下步,我们将聚焦‘政策解读’开展改革创新实践,打造‘企服通·π立方’助企空间站,助力企业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政务服务之“为”,恰似阳光雨露,滋养着民营经济这片沃土。峄城区以企业家讲堂为渠,引政策活水精准润泽民企之根,当企业家站上讲台时,折射的不仅是角色转换,更是治理理念的重构;每一次政企同频的对话,都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让石榴之乡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发展之花。
责任编辑:黄海荣 陈延特
链接:https://www.news.cn/finance/20250715/1cbad372229d4ea890b084b8fa1bc486/c.html